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调查清洁手术800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95.6%的病例术后应用抗菌药物,17.4% 进行了术前用药,8.9%手术日前应用抗菌药物达3d或3d以上,而用1-2d的也有7.9%。术后联合应用2种和3种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分别达227例和56例。占本组例数的28.4%和7.0%。结论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主要采用杀菌性抗菌药物是合理的,但存在(1)用药例数过多,(2)滥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3)手术日前用药时间过长。(4)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等问题,青霉素静脉滴注1天1次的用法也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职工人均工作量、床位利用及疗效、经济效益、病人医疗费用4个方面10项指标,用秩和比法对我院1991年~1996年的经营工作进行综合评价。1 评价指标1.1 职工人均工作量:①人均年门诊人次;②人均年占用总床日数。1.2 床位利用及疗效:①病床使用率;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③治疗有效率。1.3 经济效益:①职工人均年业务收入;②百元固  相似文献   
3.
陈红冰  罗峰 《临床医学》2009,29(10):118-119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状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统一的自制表格,随机抽查2008年5月出院病历204份。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9.1%。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外科系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指征过宽,围术期使用不规范,抗菌药物趋向高档化,病原学送检率低。结论建立药物监测系统,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细则,重视病原学检测,定期对临床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炎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炎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 :取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前列腺炎的致病菌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 ,万古霉素和头孢唑啉对其有很好疗效 ;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居多 ,头孢呋辛和阿米卡星对其有很好疗效。结论 :对前列腺炎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选用敏感性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167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67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结果MRSA141株占84.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6株占15.6%。MRSA对万古霉素、呋喃西林的耐药率为0、18.4%,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除万古霉外,MRSA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万古霉素、呋喃西林对MRSA有较高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菌药物,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陈红冰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72-1172
目的:对主要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综合目标管理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宋用TOPSIS法对2002年1月至12月主要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质量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手术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质量好于非手术科室。结论:进一步开展知识培训,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科室管理,是提高医院感染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炎的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炎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 取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前列腺炎的致病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万古霉素和头孢唑林对其有很好疗效;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头孢呋辛和阿米卡星对其有很好疗效。结论 对前列腺炎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是目前最常见的产科手术之一。从 6 0年代至今剖宫产率增长了 5倍之多 ,其上升速度之快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麻醉及手术的进步、胎儿监护水平的提高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我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但是过高的剖宫产率并不能使孕妇和胎儿的发病率继续降低 ,相反会引起许多手术并发症如产后出血、术后感染等从而使医疗纠纷不断增多。为了解剖宫产术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我们对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的剖宫产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在…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情况 ,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 381例剖宫产术病例。结果 :医院感染率 11.5 5 % ,例次感染率 11.81% ;手术日前用药率 11.81% ,术前 30 min用药率 75 .5 9% ,术后用药率10 0 % ,二联用药 2 6 9例 ,三联用药 90例 ,四联用药 1例。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 :术前 30 min用药以二线药物居多 ;术后抗菌药物联用率较高 ;切口局部用药 ;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24例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16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及回归分析。结果医院感染患者大灶性脑梗死多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住院天数明显延长,临床疗效差。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空腹血糖、尿白蛋白、脑梗死灶大小、血浆白蛋白/球蛋白、住院天数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41.5%)和泌尿道(28.1%)为主。8.9%为二部位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6.7%)、铜绿假单胞菌(15.9%)、白色念珠菌(12.1%)和大肠埃希氏菌(12.1%)等。结论糖尿病脑梗死医院感染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降低其医院感染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