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伤残率和病死率高,给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回顾了1995—2008年在我科接受开颅手术的2186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2例(1.46%),均采取了鞘内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妊高征孕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缺失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ACE)基因的缺失多态性与妊高征 ( PIH)的关系 ,检测妊高征孕妇 110例和对照组孕妇 81例 ,抽提她们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中人类 DNA,用 PCR方法检测 ACE基因第 16内含子的 I/ D多态性。结果 :两组孕妇 ACE各基因型构成比及 I、D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无显著差异 ( P>0 .0 5 )。提示 :ACE基因的缺失多态性及 I、 D等位基因与 PIH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4.
前交通动脉瘤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及其毗邻解剖结构,以期为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2例甲醛固定成人头颅,以红色乳胶灌注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解剖前交通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对其位置、形态、走行、分支血管及毗邻结构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前交通动脉变异较多,可分为单干型、双干型、"Y"型以及网状型,单干型前交通动脉仅占56.25%;前交通动脉的长度平均为(3.84±1.33)mm,管径平均为(1.56±0.43)mm,分支平均为(3.47±1.25)支,分支管径平均为(0.31±0.14)mm;大脑前动脉A1段左、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通动脉走行、管径和分支与大脑前动脉A1段关系密切.结论:前交通动脉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复杂,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关,在临床诊疗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替加氟同步放疗治疗消化道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3例消化道肿瘤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脑普照30 Gy后,局部补量至50 Gy,观察组在静脉滴注替加氟1.0 g后30 min以上行放疗,通过随访及定期MRI检查观察生存时间、脑部转移灶复发率、原发病灶复发、未控和(或)非脑部器官转移率、半年及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9个月(χ2=10.282,P=0.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53.4%、27.3%(χ2=6.85,P=0.009);脑部转移灶复发率分别为9.5%、45.5%(χ2=5.22,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85.7%、40.9%(χ2=7.41,P<0.05);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9%、10%(χ2=10.97,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加氟同步放疗能够提高消化道肿瘤脑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降低脑部转移灶的发生率;替加氟同步放疗增加了患者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但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对糖尿病双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对5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应用凯时,同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监测血糖,治疗前后采用超声进行血液动力学、血管内径及频谱宽度的观察。结果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经胰岛素泵持续控制血糖并凯时静推后,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病变血管血流量增加。结论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之一,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白血病细胞系—GM_(979)免疫抑制因子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实验证明小鼠β-干扰素对其抑制作用无影响。该细胞的免疫抑制因子除可诱导正常脾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外,还可抑制正常细胞的分裂。它对人类白细胞也产生抑制作用。以丝裂霉素C及嘌呤霉素处理GM_(979)后,其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超声刀配合显微镜下切除桥脑小脑角区脑膜瘤35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5例超声刀配合显微镜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经颞枕幕上、下联合入路或枕下入路等切除肿瘤。结果35例中全切除(Ⅰ级、Ⅱ级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7例。术后疗效满意。结论:超声刀配合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治疗桥脑小脑角脑膜瘤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并分析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112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82例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组,30例未发生肝纤维化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纤维化分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纤维化程度升高也随之升高。当b值为200 s/mm~2时,纤维化患者与非纤维化患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为400 s/mm~2、800 s/mm~2时,S3、S4期患者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800 s/mm~2时效果更好(P0.05)。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与ADC值均具有相关性,且Ⅳ型胶原(CIV)测定值与ADC值相关性最高,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 NP)测定值与ADC值相关性最低。结论 ADC值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ADC值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相关,且CIV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种手术适应证广、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方法:CT导向简易定位锥颅血肿碎吸配合尿激酶溶凝引流。结果:恢复良好率80.6%,死亡9例,病死率12.5%。结论:CT导向简易定位锥颅碎吸血肿配合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脑出血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