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世和  陈文江 《疾病监测》1994,9(9):251-253
澄迈县大拉地区疟疾监测报告王世和,陈文江,钟汉书,司有忠,周序坚,王鸿云,吴坤良,陈道林微小按蚊在澄迈县经过50年代及60年代的大规模杀虫剂喷洒抗疟之后,曾被基本消灭。但近年来微小按蚊的复现点越来越多,几乎遍及全省,疟疾局部暴发流行也屡有发生。因此,...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高疟山区乡村医生和农场卫生员疟疾专业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疟疾社会经济研究内容之一,对海南高疟山区3个乡镇的乡村医生和2个国营农场的卫生员的疟疾专业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疟疾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显示这是当前疟防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疟疾专业知识培训是疟防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本文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们建立的登革热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对5种不同的防治措施和不同时间采取措施控制登革热流行的效应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显示,室内滞留喷洒对控制登革热的流行最为有效;清除孳生场所有一定效果,但视清除孳生场所的程度而定;而同时采用清除孳生场所和使用蚊帐防护的措施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费用可能较低;超低容量喷洒效果较差。模拟结果表明,同一种措施,即使只提前10天实施,效果也好得多。模拟还表明,在人群中,如果70%以上的人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可有效地阻止同型登革病毒的输入和流行。上述模拟结果将为现场流行病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显示了疾病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成力  李小庆  陈文江  陈灿 《重庆医学》2015,(36):5103-5106
目的:探讨 miRNA-126-3p 与肺动脉高压(以下简称肺高压)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肺高压患者11例,对照组14例,采用 qRT-PCR 法检测其肺组织 miRNA-126-3p 的表达,并采用 starBase 进行靶基因预测,并从 mRNA 水平和蛋白水平进行验证。结果肺高压患者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生化指标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高压患者 miRNA-126-3p 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 miRNA-126-3p 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与结合蛋白、信号转导、细胞分化、调控细胞形态、调控 MAPK 和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等有关,其靶基因主要有 VEGFA 、SPRED1、PIK3R2等;肺高压组的 VEGFA 表达在 mRNA 水平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NA-126-3p 与 VEGFA 呈现正相关(P<0.01)。结论 miRNA-126-3p 可能通过调控 VEGFA 参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发病。  相似文献   
5.
迄今人饵诱捕是调查蚊叮咬最常用的方法,但在反映蚊叮咬的实际危险时仍有缺点,因为数据往往来源于调查者在某固定地点静坐捕捉自身蚊虫而未从事日常活动。作者于1980年5—9月在日本中部Tsu市用新的方法,即依靠志愿监测人员详细记录全天在日常生活中受蚊侵袭的情况,调查居民受蚊侵袭的实际频率。选择7名监测员,每人每天发给一张要求按小时填写的记录表。记录内容包括:在何时何地(室内或室外)从事何种活  相似文献   
6.
陈文江  陈灿 《医学综述》2015,(5):801-80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具有高住院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征,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微RNA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在心血管系统主要参与调控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具体机制主要是通过参与调节和心脏重构相关的靶基因而导致房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与当前的流行病学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以及费用-效益原则的新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新的防治对策以高危村和高危人群为重点,结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综合性措施,包括:在高危村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村和曾在山上住宿的高危人群进行集体药物治疗,对疟疾病例进行追踪治疗,但不采用传统的杀虫剂喷洒或浸泡蚊帐。结果:采取新的防治对策措施后群众的疟疾知识、蚊帐使用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所提高,各项疟疾指数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全乡的年疟疾带虫发病率从1994年的3.5%下降至1996年的1.1%和1997年的0.8%;恶性疟带虫发病率从1.0%分别下降至0.3%和0.3%;疟原虫率从1995年5月的7.2%下降至1996年11月的2.1%和1997年10月的1.2%,其中恶性疟原虫率则从1.2%下降至0.1%;没有疟疾病例的村比例从18.6%上升到54.2%,发病率大于5%的高危村从14个减少至2个;费用-效益比率1995~1996年为1∶2.4,1997年为1∶4.4。结论:试点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从而为进一步控制海南山区的疟疾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水平和培养液中循环微小RNA(miRNA,miR)-19a-3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可能靶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LRP2)的关系。方法对H9C2心肌细胞进行缺氧(37℃,5% CO_2,1% O_2)0、4、8、12、16、20、24h处理,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在不同时间点细胞水平和培养液中循环miR-19a-3p的表达水平,使用ELISA、qRT-PCR、Western Blot检测LRP2在培养液和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H9C2细胞培养液中miR-19a-3p的表达在缺氧0、4、8、12、1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氧20h与24h时,H9C2细胞培养液中miR-19a-3p的表达与缺氧0h比较,明显高表达(P0.05);在缺氧20h与24h时,H9C2细胞中miR-19a-3p的表达与缺氧0h比较,明显下降(P0.05);H9C2细胞培养液中LRP2的表达在缺氧16h后表达明显升高,缺氧16h[(675.2±42.4)ng/mL,n=3]、缺氧20h[(979.4±204.2)ng/mL,n=3]和缺氧24h[(1 456.0±363.6)ng/mL,n=3]较0h[(245.0±10.84)ng/mL,n=3]明显升高(P0.05);H9C2细胞中LRP2mRNA表达水平在缺氧16h后表达明显升高,缺氧16h[(0.000 503±0.000 100)ng/mL,n=3]、缺氧20h[(0.001 303±0.000 090)ng/mL,n=3]和缺氧24h[(0.001 617±0.000 110)ng/mL,n=3]较0h[(0.000 139 4±0.000 060 0)ng/mL,n=3]明显升高(P0.05);20h[(0.235 000±0.003 427)ng/mL,n=3]与24h[(0.535 000±0.003 427)ng/mL,n=3]LRP2蛋白表达与0h[(0.140 10±0.018 21)ng/mL,n=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19a-3p可能参与大鼠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坏死过程,并且可能通过调控LRP2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十年来抗氯喹恶性疟的调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反应的体内7天法和4周法、体外微量法以及我们参照7天法改进的简化法,于1974~1983年对海南岛11个疟区县202个居民点内1,624例恶性疟现症患者和带虫者的调查结果。抗氯喹恶性疟在海南岛出现后,扩散较快,已遍及岛内恶性疟流行区,约51万人口受到威胁,山区尤为严重;抗性的比例和程度均高,且较稳定,抗性病例中R Ⅱ和R Ⅲ约占半数,配子体携带率高;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均是传播媒介;抗性虫株同时对乙氨嘧啶有明显抗性。文中对几种调查方法的选用加以讨论,并提出加强防治和监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及其对CHF诊断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CHF患者和60例非CHF患者分别作为CHF组和对照组,并依据诊断临界值将CHF组分为sST2低水平组和sST2高水平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ST2水平,并对CHF组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血清sST2对CHF预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本病史、基本用药情况和血脂指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与对照组血清sST2水平分别为(55.08±3.98)、(10.46±0.7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ST2与BNP呈正相关(r=0.460 6,P0.01),且95%CI为0.306 6~0.591 1。以0.530 3为临界值时,血清sST2联合BNP检测的曲线下面积、95%CI、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936 2、0.885 3~0.987 7、85.00%(73.43%~92.90%)、98.33%(91.06%~99.96%)、50.00。Low组与High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9)。结论血清sST2可作为CHF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而且与血清BNP联合可能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