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 17例患者行淋巴结活检、血常规、骨髓检查,分析其骨髓侵犯发生率、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 骨髓侵犯发生率19%,年龄35岁以下、病理类型T细胞型、临床分期晚期居多,化疗治疗其缓解期较短,自体移植复发率高,异基因骨髓移植无病生存时间长。结论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Ph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期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变化的实时定量PCR监测及其意义,对21例CML患者骨髓移植后不同时期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21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CML患者移植后7例未检测出融合基因,14例移植后1—6月仍可检出不同水平bcr/ab/融合基因。动态观察发现,9例bcr/abl融合基因处于较低水平,相对数在0.0074%~0.088%,于移植后第3—7月转为阴性。5例符合分子生物学复发标准,融合基因相对数在0.077%-75%。其中1例在骨髓移植后1、2、3个月融合基因相对数分别为0.95%、1.5%、0.16%,于移植后4个月自行转阴性;2例接受同一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后bcr/abl转为阴性;2例发展为临床血液学复发,其中1例经化疗及同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再次缓解,但bcr/abl阳性,另1例不治死亡。结论:对于ph阳性CML患者骨髓移植后连续定量监测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可以了解疾病残留状态,预测分子学生物学复发,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单倍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Ⅲ~Ⅳ级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应用GM-CSF进行膀胱灌注300μg/d,连用5天。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获得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1.3d(范围5~16d)。结论:膀胱灌注GM-CSF治疗骨髓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LA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4例白血病患者,采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及直线加速器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然后接受HLA半相合未去T淋巴细胞骨髓移植.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抗CD25单克隆抗体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均获造血重建.4例分别于移植后150 d、120 d、47 d和43 d出现高热,伴轻度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肺部CT检查,均有异常改变,但无特征性;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菌素抗体试验均呈阴性反应;既往均无结核病史及接触史.例1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诊断为增殖性肺结核,另3例抗结核治疗有效,确立肺结核诊断.采用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抗痨治疗9~12个月.结果 4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体温下降,肺部病灶明显缩小、吸收,除1例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外,其余3例患者均存活.治疗期间,维持原免疫抑制方案,1例血环孢素A浓度一度较低,增加CsA剂量后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HLA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并发的结核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肺部CT表现无特征性,应注意与其它感染相鉴别,抗结核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造血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研究未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特点 ,对 15例HLA 2 - 3个位点不匹配骨髓移植亲属供者使用G CSF 3- 4 μg/ (kg·d) ,连续 7天后采髓。预处理方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应用环孢菌素A和氨甲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霉酚酸酯 (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观察血像、骨髓像、行染色体分析及HLA位点鉴定。移植后分别于 3,6和 12个月及 2年追踪鉴定植入状态。结果发现 ,15例患者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和血小板 >2 0× 10 9/L的时间分别为 18(13- 2 3)天及 2 2 (16- 32 )天。骨髓像显示各系造血均恢复。 7例应用染色体检查 ,8例应用HLA位点 ,4例应用血型 ,1例应用DNA指纹检测 ,植入鉴定结果除 1例复发患者于移植后 2个月骨髓复发植入鉴定为供、受者嵌合外 ,其他患者均呈持续全部稳定植入。移植后发生I度急性GVHD 8例 ,II-IV度GVHD 5例 ,可评价的慢性GVHD共 8例。结论 :供者应用G CSF后采髓 ,加大预处理剂量 ,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HLA单倍体的骨髓移植 ,可跨越人类HLA多样性屏障。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患儿行半相合骨髓移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1岁 11个月。因发现血小板减少 1年 ,皮肤出血点 8个月 ,于 2 0 0 3年 12月 1日入院。 2 0 0 3年 4月在外院经形态学、免疫学等检查诊断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经治疗后病情缓解 ,此后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酯碱等巩固化疗和预防脑膜白血病治疗。移植前骨髓象示病情缓解。入院查体 :除轻度贫血貌外无阳性体征。血液生化、大小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供受者CMV PP6 5抗原均阴性。心电图、X线胸片、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患儿身高 84cm ,体重 14 .5kg ,体表面积 0 .5 7m2 ,移植预处理方案 :口服白消安 4mg·kg-1·d…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评估骨髓移植术后肺部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检(fibroptic bronchoscopy,FB)的应用价值,对2003年11月-2006年3月间18例骨髓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弥漫性病变、短期经验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行FB,并做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刷检涂片,其中3例条件许可者加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结果发现,18例骨髓移植术后患者10例为肺部感染,8例为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10例肺部感染患者9例通过FB明确诊断,包括细菌性肺炎3例,真菌感染2例,卡氏肺囊虫3例,病毒性肺炎1例。1例接受2次BAL,无阳性结果,开胸肺活检确诊为结核。8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患者中2例通过TBLB明确诊断。结论:FB特别是BA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肺部并发症尤其感染性肺部并发症的诊断率高;奈件许可者应尽可能行TBLB,以提高移植后非感染并发症诊断,减少开胸肺活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及幼年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JMML)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对3例CMML及2例JM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在5例患者中均成功植入,除1例JMML死于移植后并发症外,余4例至今无病生存.移植前疾病负荷、染色体核型及Ⅱ-Ⅳ度aGVHD的发生均对CMML的复发率或无病生存率有相关的影响;低剂量预处理方案优于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而HLA的相合度及干细胞的来源均不影响总的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在JMML患者中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失败率明显高于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脾脏的大小及是否行脾切除或者脾区照射对移植结果无影响,而移植年龄、GVHD的发生及HbF的水平对移植复发率均有重要意义.结论: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是治疗CMML及JMML的有效方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来源的外泌体(DC—derivedexosome,DCex)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从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DCex,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DCex形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和鉴定其细胞来源。取第3代MSC,设3组培养诱导体系:①对照组:d—MEM基础培养液组;②实验组:d—MEM基础培养液+DCex(10μg/m1)组;③α-MEM基础培养液+标准诱导剂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组成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另外,荧光染料DiI标记DCex,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ex进入MSC的过程。结果显示,在电子显微镜下DCex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膜层结构,直径为40—100nm,并表达DC细胞的标志物CD83,CD86,CD80和HLA—DR。在DCex处理MSC后6h时,可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进入到MSC胞质内的DCex,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荧光强度增加。按组培养第7天,DCex实验组Runx2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MSC培养第14天,DCex组ALP含量OD值与对应蛋白比为2.22±0.27,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20±0.21)(P〈0.01),但低于标准诱导组(3.22±0.24)(P〈0.05)。结论:DCex可以促进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且体机制仍需讲一步研穷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