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药学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采用计算机辅助联机的Jaeger EOS自动分析系统对32名冠心病人和47名同龄健康人的无氧阈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探讨无氧阈指标在冠心病诊断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冠心病人的无氧阈可采用气体代谢法进行无创性检测,它是一项反映心血管耐力和心贮备功能的敏感指标,并可应用于康复锻炼中,以选择安全、适宜的运动强度。本文方法和结果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会议于1986年9月20日至9月28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举行。共有45个国家8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上报告论文340篇。计大会报告11篇,分组报告265篇,张贴32篇,专题讨论28篇,国际讨论4篇。现将有关运动生理生化部分介绍如下。一、关于兴奋剂涉及兴奋剂的论文约20篇。由加拿大的Pipe做  相似文献   
3.
以32名健康男运动员为对象,在严格的自身对照条件下,改变测量电极间距离,对各测量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在受试者心搏量实际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选取的测量电极间距离(L)不同,按照Kubicek公式测算得到的心搏量将有很大差异。由于计算的心搏量是L的函数,所以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心搏量的实际值。本文结果还提示,阻抗法测定心搏量的正确性较差,可能与L值选取有关。因此,即使在自身对照条件下测定心搏量的相对变化,也应当保持测量电极间距离L不变,以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4.
划船运动员无氧阈的无创性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无创性方法测定了30名划船运动员的无氧阈及最大吸氧量,作者认为可以根据无氧阈心率选择合理的训练强度与评价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不同形式的肌肉活动时肌红蛋白和其他肌肉蛋白质从肌细胞漏出(leakage)到血循环的程度,弄清肌红蛋白血症和/或血红蛋白血症是否为运动员发生铁缺乏的一个致病因素。研究对象受试者为16名高训练水平的马拉松运动员(19~44岁)和6名划船运动员(15~24岁),以及9名无训练者(22~46岁),均为男性,身体健康,但其中部分赛跑运动员在剧烈训练期间未经铁剂治疗时  相似文献   
6.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呼吸模式并非以线性方式变化:潮气量(VT)开始呈线性增长,而呼吸频率(BF)增长缓慢,通常当运动负荷增至50%Vo_(2max)左右时,VT出现平台,而BF则开始迅速增长。VT和BF的这种变化均表现出与无氧阈同步发生的阈现象。运动中呼吸模式的变化反映了机械性约束和呼吸效率  相似文献   
7.
无氧阈学说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最大吸氧量是评价耐力性运动能力的一项最好的指标,但运动员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之以进行持续性运动,同时并不伴有血乳酸的明显增加,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近10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耐力运动成绩和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发生有规律的增加之前所能达到的最高吸氧量值(即无氧阈)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这在运动科学,职业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人们重新对无氧阈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少学者对无氧阈的生理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 经常从事长跑运动、年龄在30岁以上的女运动员的生理资料是很少的。本文对高水平的中年长跑运动员和中年坐位工作者的生理机能进行了对比。实验对象为73名31~50岁的女性志愿受试者,其中训练组38名(年龄37.8±5.0岁;身高165.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