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非肾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红细胞(RWC)、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低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性贫血和非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差别较大,采取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检验准确度、灵敏度较高,且不会受到机体某些状态的影响,为肾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超对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 300例疑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超声检查,利用二维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内径、走行、峰值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24例入横突孔位置变异病例同时检查CT血管成像(CTA).结果 1 300例病例中99例(115支)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发生率为7.6%,直接入C3,C4,C5分别占2.6%,25.2%和72.2%;入横突孔位置左侧变异46支(40%),右侧变异69支(60%);20支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伴先天椎动脉发育不全;入横突孔位置变异的椎动脉较位置正常椎动脉内径偏细(左侧2.77 mm±0.40 mm,3.51 mm±0.57 mm,P=0.000;右侧2.78 mm±0.42 mm,3.43 mm±0.58 mm,P=0.000),入口处血流速度偏快(左侧58.37 cm/s±10.53 cm/s,51.75 cm/s±10.00 cm/s,P=0.001;右侧58.26 cm/s±10.70 cm/s,52.28 cm/s±8.82 cm/s,P=0.003),血流阻力指数偏高(左侧0.70±0.06,0.63±0.06,P=0.000;右侧0.71±0.04,0.65±0.07,P=0.000);彩超诊断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与CTA诊断结果 符合率达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准确率高,快捷且无创.  相似文献   
3.
中药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是当前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黄作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目前,3种大黄均已实现规模化栽培,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兽药等领域,年需求量达5 500余吨(1吨=1 000 kg)。然而,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非药用部位和药渣等废弃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黄非药用部位有类似于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常规营养成分,且使用历史悠久,某些资源性成分含量较根及根茎高,尤其是大黄茎叶安全性高、药食用价值潜力巨大;大黄药渣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具良好的抗菌活性。可见,大黄产业化过程废弃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鉴于此,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产地应用调研的基础上,对大黄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的利用状况进行总结,对其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产生及其资源性物质和利用途径进行综述,并提出大黄废弃物多层次和多途径的资源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大黄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大黄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手术对患者的心理会造成很大影响.患者对手术会产生强烈心理反应,如得不到有效的护理,会妨碍手术和患者身体的恢复,甚至造成身心并发症和后遗症[1].我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上升到18.46%[2].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显得更为突出,它不仅能使老年患者在手术中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并能与手术医生、护士取得密切配合,从主观上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高艳  贾春艳 《黑龙江医药》2010,23(1):104-105
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来研究现在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瘤消胶囊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水平、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月经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4%,高于对照组的67.3%;月经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瘤消胶囊实施辅助性治疗,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在短时间内控制肌瘤体积,恢复子宫体积和月经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大黄为传统大宗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国内外需求量极大,但其传统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而占大黄总生物资源二分之一以上的地上部分作为非药用部位被丢弃,浪费资源的同时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研究表明,大黄地上部分富含蛋白质、粗纤维、果胶、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蒽醌类、黄酮类、二苯乙烯类等化合物,具有泻下、抗炎、止血、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大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为其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摘 要:目的:调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设的“互联网+孕妇学校”平台的应用情况,为构建和发展高效、实 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参加复旦大学附属妇产 科医院“互联网+孕妇学校”学习的孕妇 180人,对其听课情况、孕产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平台应用情况等进行调查。 结果:未在“互联网+孕妇学校”听过课程的孕妇22人,占12.22%;完成3次及以上课程学习的孕妇65人,占36.11%;5次 课程全部学习的只有6人,占3.33%。新媒体平台、授课师资、课程内容、个人情况均会影响孕妇对“互联网+孕妇学校”的 应用意愿。影响孕妇听课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课程内容和孕妇个人原因,分别占 57.22%、41.11%。结论:“互联网+孕妇学 校”是未来传播孕产期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平台,需要全面探究孕妇应用“互联网+孕妇学校”平台的意愿机制,促使孕妇 应用信息化平台,提高妇幼人群的健康水平,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新鲜叶柄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掌叶大黄新鲜叶柄汁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大黄素(Ⅱ)、丁二酸(Ⅲ)、原儿茶酸甲酯(Ⅳ)、原儿茶酸(Ⅴ)、槲皮素(Ⅵ)和2-羟基-丁二酸-1-甲酯(Ⅶ)。结论 化合物Ⅲ、Ⅳ、Ⅶ均为首次从掌叶大黄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Ⅶ为首次从大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