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3岁。两月前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呈滴沥状,无肉眼血尿,大便正常。20天前胱膀区发现包块,导尿后不消失,以胱膀肿瘤入院。体查:咽扁桃体Ⅱ°肿大,充血,胱膀区膨隆,可触及4×6厘米包块,质地硬,表面光滑且固定,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克%、白细胞总数14.800/立方毫米,中性48%,淋巴41%,单核8%,嗜酸3%,尿蛋白(+),红细胞1~3,脓细胞2~6;粪检蛔虫卵0~2;肝肾功能化验正常。同位素肾图示右肾功能轻度受损;X线胱膀造影示胱膀上界达腰4水平,边缘光整,上部呈分叶状充盈缺损,诊断:胱膀肿瘤。  相似文献   
2.
自1959年Genzalez氏发现成人的闭塞脐静脉能扩张再通,国内外临床相继应用闭锁脐静脉再通插管入门静脉的方法,对肝脏病诊断性造影、肝脏恶性肿瘤化学治疗、肝脓肿、化脓性胆管炎抗生素灌注、保肝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紧急分流术后压力监测、腹部恶性肿瘤预防性抗癌药物灌注、肝前静脉高营养等用途作了大量的应用观察和研究。1983年以来我们选择60例病人,行闭锁脐静脉再通插管,成功56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诊腹腔镜微创修补8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和 改进以及使用者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 疡穿孔修补术越来越广泛用于急诊临床。1997年至2004年 笔者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和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共行腹腔 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8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 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68例,女18例,年龄16- 78岁,平均38.5岁。腹痛距入院时间2-18 h,平均8 h。86 例均有突发的上腹部疼痛及腹膜炎体征,穿孔前有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4.
以往我们在行甲状腺手术时一般均在颈阔肌深面,颈前静脉的浅面锐性和钝性分离皮瓣,向上分离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向下分离至胸骨柄切迹,其目的是为保证手术野的良好显露。甲状腺处理完毕后取半管留置于腺窝引流;另端经颈中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5~2004年胆总管囊肿19例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最多见。B超为首选的检查方法。本组男4例,女15例,女性多见。年龄3.41岁,儿童多见。19例病例大多数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空肠胆管矩形活瓣术,效果满意。结论 B超为诊断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吻合加空肠胆管矩形活瓣术为本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372例肝及腹腔包虫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科1960~1985年手术治疗的372例肝及腹腔包虫病,并作临床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372例中男210例(56.45%)、女162例(43.55%)、男∶女=1.3∶1,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31.8岁,各年龄组分布如下;10岁以下41例(11.02%)、11~20岁57例(15.37%),21~30岁105例(28.23%)、31~40岁102例(27.42%),41~50岁49例(13.12%),51~60岁15例(4.03%),60岁以上3例(0.81%),高发年龄20~40岁(55.65%)。  相似文献   
7.
自1973年至1983年,我院采用常温下肝门血流阻断(简称肝门阻断)规则性切肝手术。病历记载完整的有3例,另1例未采用肝门阻断进行肝叶切除,以资对比。现将术中的一些体会,讨论如下:例1,男性,45岁。诊断为左内叶肝  相似文献   
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较少见,国内文献仅有少数病例报告。我院收治一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发大出血现报告如下: 患儿女性、10岁。主诉:左上腹疼痛并包块三月。患儿于入院前三月觉左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身体渐瘦,嗜睡。在当地就诊时发现左上腹部包块,未确诊转我院。以左上腹部包块性质待查入普外科。既往无血尿、潮热、盗汗、外伤等病史。二胎,出生时为难产,胎头吸引,产后颅顶部血肿。三岁时面部鼻翼两旁出现皮脂腺  相似文献   
9.
我院20年来对2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了脾肾静脉分流术。根据术前检查结果,按 Child 氏法分类:A 级10例;B 级6例;C 级4例。分流术前门静脉平均压力为34.6匣米水柱,分流术后平均降压6.7厘米水柱。脾肾静脉分流术有解除脾功能亢进、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至少有减轻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本组一直随访至今的6例患者,都能参加不同程度的各种工作。术后死亡2例,均属 Child 氏 C 级病人。我们认为对此类病人应做好术前治疗,情况好转后方可手术。急性出血病人,可行内科治疗,如出血不停,必须手术时,以行断流术或门腔分流为宜。  相似文献   
10.
肠梗阻为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生率随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职业及居住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别。因多种原因可引起肠梗阻,且各种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不尽相同,故对外科医生来说,肠梗阻(尤其是急性绞窄性)的诊断及治疗仍为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我院1956.1~1985.12手术治疗的1277例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因予以回顾、并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