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葫芦茶对HBsAg破坏的检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固相放射免疫方法进行葫芦茶对HBsAg破坏作用的检测结果。检测所用的五种葫芦茶提取物对HBsAg破坏情况的结果提示:葫芦茶对HBsAg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破坏率分别为23%、44%、16%、26%和23%,破坏作用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无明显相关。可供临床参考。因国内外还是首次用葫芦茶提取物作HBsAg破坏作用的研究,故对此及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本调查着重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唾液对其家庭接触者的传播作用。我们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了得自64例 HBsAg携带者的64份唾液标本。结果,唾液的 HBsAg 阳性率为35.93%。研究表明,唾液 HBsAg 阳性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的 HBsAg 流行率明显高于唾液 HBsAg阴性的携带者的家庭(分别为48.31%和31.18%、P<0.025)。此外,还发现唾液中的 HBsAg 阳性率随着其血清 HBsAg 滴度相应地增高。本文还讨论了传染性唾液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传染性唾液可能系经由污染的手通过损伤的皮肤侵袭其家庭接触者。结果告诉我们,HBsAg 携带者的传染性唾液,可能是一种传播乙肝病毒的媒介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96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通过开胸或胸腔镜肺活检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学检查,光镜下观察染色切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SIP主要病理学特征为肺间质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本组患者富细胞型49例(51.04%),混合型38例(39.58%),纤维化型9例(9.38%)。临床表现为大多数患者具限制性通气障碍,HRCT主要表现为双侧肺组织对称性斑片状磨玻璃影、弥漫性间质纹理增厚,胸膜下区域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SPRIA法检测医院内医疗器械及外环境物品446份样本,HBsAg阳性率为11.43%(51/446),潜血阳性率为22.42%(100/446)。医院物品表面细菌菌落总数超标率为12.56%(56/446),致病菌分离率为13.68%)(61/446),其中金黄色萄葡球菌46份,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各6份,绿脓杆菌3份。空气样本超标率在20~75%之间,提示医院HBV及细菌污染严重,应加强医院管理,严格遵守消毒制度,重视无菌操作,这对减少院内感染及医源性传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前下定义的第五病或叫传染性红斑,在经历八十年的不明状况后,最近已归因于人类微小病毒B_(19),是由这种在1975年发现的孤儿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亦即“由人类微小病毒引起的急性红斑病。”此病常见于学校及其他公共机构,也有大的人群暴发的报告。此病是一种以两颊红斑(“挨耳光脸”)、在肢体有继发性皮疹和轻微全身不适为特征的轻型急性感染。典型病例两颊有鲜红色突起的红斑,常越过鼻梁向除口周以外的面部扩散。在大约一天后可出现继发性皮疹,其形状多变,先是斑点状,然后消退变为花边状,受热和压刺激后可变得更突起。  相似文献   
7.
对原来用于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的三种方法和目前正在我国逐步采用的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敏感性和检出率作了比较研究。检测120份肝病门诊病人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表明,在四种方法中,以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敏感性最高,HBsAg阳性率为40.83%;其次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为33.33%;以对流免疫电泳法的阳性率最低,仅17.50%,尚不及固相放射免疫法的一半。交叉分组分析的结果说明改进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在目前尚没有条件使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地区和医院,如果同时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种方法检测,可以将HBsAg检出率从原来的61.22%和81.63提高到93.8%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ELISA法对广州市郊区农户家庭儿童和动物轮状病毒(RV)感染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共采样本308份,结果:人粪检出率2.5%,手拭子0.32%,家具0.3%,尘土0.3%,苍蝇9%,鸡10%,鸽20%,猫、狗未检出。儿童感染主要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提示RV在家庭环境中污染广泛;鸡、鸽可能是新发现的动物储存宿主,因此对人类RV感染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RV)是动物和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它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都相当广泛。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发现有RV的存在,每年由RV腹泻所致的家畜和人类死亡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我国自1979年发现RV病原体后,随后南北各地均有散发或流行的报道,但对农户家庭儿童和动物中RV的感染情况甚少研究。为此,我们于1986年2月至5月间对广州市郊区联星大队57户农户的14岁以下的儿童粪便、外环境物品、动物粪便标本共308份,经处理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再以阻断试验确证之。现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35株肠毒性大肠杆菌,利用标准药物纸片法,对常用18种抗菌药物进行耐药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百炎净,氯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