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全麻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前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对218例慢性扁桃体炎儿童施行全麻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18例患儿无1例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全麻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愈合好的一种手术方法,但仍需要良好的术后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桥脑小脑角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梳理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对1999~2005年34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999~2003年的17例为对照组;2004~2005年的17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还制定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病人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都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防治病人术后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群  谢朝红  张洪  谭丹雪  何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162-1163
目的探讨改进鼻科护理模式,以减少全鼻窦炎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中出血过多的问题。方法将我科2005年2~5月收治的60例双侧全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3 d在门诊采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麻黄素混合液进行超声雾化吸入2次/d,雾化吸入前用2.8%的高渗盐水冲洗鼻腔1 min,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3 d,同时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对照组采用传统鼻科护理方法,在门诊常规用生理盐水每天冲洗鼻腔2次,全身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7 d,术前3 d做好常规术前准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手术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缩短住院时间、防止术中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鼻窦炎患者术前鼻科护理中增加鼻腔药物超声雾化吸入和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腭裂病人术前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我科2002年3月~2006年12月共行腭裂修复术224例。结果术后观察12~18天,214例手术成功,5例伤口内渗血,10例不同程度伤口裂开。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甘油试验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用Midmate622临床诊断型听力计对68例79耳梅尼埃病患者进行甘油试验及护理。结果甘油试验阳性41例52耳。结论甘油试验是诊断梅尼埃病的客观依据,也是内淋巴囊减压分流手术适应症的参考条件,但应注意其结果不是诊断梅尼埃病的唯一依据。同时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确保试验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对32例垂体腺瘤患者施行经鼻腔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32例患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鼻腔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一种微创手术,加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群  谢朝红  张洪  何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9):1790-1790
突发性耳聋为耳科常见急诊[1].纯音听阈测试属于心理物理学检查,是依靠受检者的主观配合来判断其检查结果,故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十分重要.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改进鼻科护理对鼻腔细菌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鼻科护理对鼻腔细菌学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88例鼻中隔偏曲,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于术后1~6 d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鼻中隔偏曲患者不用地塞米松)混合液进行鼻腔点药.对照组采用传统鼻科护理方法--每天更换鼻前庭棉球.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8 h、第6天、第7天取出止血海绵后...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护理工作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2004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2170例新生儿在其住院期间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及向家长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耐心讲解筛查的目的、意义,提高其重视程度,对复筛患儿家长应做好心理护理,可消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更进一步的配合检查及护理。结果住院期间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占总出生人数的94.3%(2170/2300),接受第一次筛查通过率90.3%(1960/2170),第二次听力筛查通过率9.3%(202/2170),经第三次听力筛查仍未通过,最后经声导抗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确诊听力障碍者占0.4%(8/2170)。结论筛查时间以出生后4~7天为宜,TEOAE和DPOAE筛查新生儿听力是一种快速、客观、有效的方法。对8例确诊为听力障碍者,我们除认真执行医师制定的治疗康复方案外,足够的爱心加耐心及做好患儿家长的角色转变是听力康复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穿刺、抽液、注药与手术治疗耳廓假囊肿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横径2cm以下的耳廓假囊肿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穿刺组50例,由专科护士进行护理治疗1~3次,采用穿刺囊腔抽出液体,注入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0.5~2ml。另一组为手术组50例,由医师完成,采取切除囊腔软骨壁,造成皮肤与囊腔后壁粘连,使囊腔消失。结果穿刺组治愈率94%。手术组一次性全部治愈,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治疗较手术治疗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1)。结论耳廓假囊肿应首选穿刺、抽液、注药治疗,三次不愈者应手术补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在本病治疗中可以发挥独特优势,为本病进行序列治疗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