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6年发现趋化因子受体是HIV 1的辅助受体 (以前翻译为协同受体 ,在本文中统一称之为辅助受体 )以来[1,2 ] ,人们就希望以辅助受体为抗HIV 1病毒治疗靶标 ,通过阻断或限制CCR5和CXCR4的功能阻止HIV 1进入宿主细胞[3 -5] 。近年来 ,已发现许多小分子抑制剂 ,部分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这些小分子抑制剂将很有希望成为廉价的抗艾滋病 (AIDS)的药物。我们已经论述了[6] 通过细胞因子下调辅助受体表达、单克隆抗体中和辅助受体、核酶失活辅助受体和辅助受体探针捕获等方法来阻断辅助受体 ,以防治HIV 1感染。现将HI…  相似文献   
2.
SARS患者SARS冠状病毒RNA的动态检出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ARS患者各种临床标本的带毒状况,分析SARS冠状病毒(SARS-CoV)在患者体内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计针对SARS-CoV区和N区的2套引物,应用巢式RT-PCR对84例SARS患者的血、尿、痰、粪便、咽拭子等494份不同发病时间收集的标本进行病毒定性检测,并将PCR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两套引物均能较好地扩增出部分标本SARS-Co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在所有标本中痰液阳性检出率最高,联合检测多种标本或同时应用两套引物进行PCR扩增可明显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跟踪观察发现,SARS患者发病第2周时PCR阳性检出率最高,第3~4周次之,但各种标本阳性检出率的动态变化不尽相同。结论应用巢式RT-PCR进行SARS早期诊断和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针对SARS-CoV基因组不同区域设计多对引物,联合检测多种临床标本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研究SARS-CoV的检出变化特点将为SARS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对进行的人源化抗人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单克隆抗体CT-011合并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CT-011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集治疗前和注射CT-011第14天的30例患者外周血和恶性淋巴结活检标本,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个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使用QiagenRNeasy试剂盒从活检组织中抽提RNA,使用Illumina HumanRef-8基因芯片分析活检组织的基因表达图谱。结果 治疗第14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数、CD+3 T细胞、CD+4 T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分析同时期活检组织的基因表达图谱发现一些和T细胞激活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使用CT-011可使复发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微环境中的CD+4 T细胞增加和T细胞激活,显示出CT-011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禽流感-暴风雨来临前的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年前,传播性和感染性极强的新发传染病sARs一非典型性肺炎夺取了无数人的性命,令全世界人民谈“非”色变。一时之间,口罩、中药全部脱销。而现在,比“非典”更具威胁性的疫病-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已袭击了许多国家,已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相似文献   
5.
6.
1.2.患儿,女,1岁,因“发热腹泻1d”于2004年11月30日入院。患儿1d来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39℃,呕吐后腹泻,呈水样、蛋花样便,1d10次。查体:T39℃,P150次/min,R24次/min,体重15kg,重度脱水貌,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出血点;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叩鼓音,肠鸣亢进。初步诊断:秋季腹泻,重度脱水。人院后给予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抗病毒、抗菌、止泻,改善肠道功能治疗。4d后腹泻次数减少,约3~4次d。但高热仍不退,  相似文献   
7.
SARS 25例临床诊断患者血浆特异性抗体和病毒的动态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动态检测SARS患者血浆特异性IgM和IgG以及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酶联吸附免疫法对25例145份SARS临床诊断患者血浆特异性IgM和IgG进行定性检测,用RT-PCR对其中114份血浆进行SARS-CoV定性检测。结果 IgM和IgG抗体的阳性样本检出率分别为49.0%(71/145)和54.5%(79/145),阳性患者检出率均为84.0%(21/25),两种抗体大多在发病第2~4周产生,前5周检出率相近,均呈上升趋势,以后IgM抗体检出率开始下降,IgG抗体检出率则继续上升。血浆SAPS-CoV阳性样本检出率为15.8%(18/114),阳性患者检出率为40.0%(10/25),多为发病后4周内采集的样本,抗体检测阴性或初次阳性。结论 血浆特异性抗体以及SARS-CoV检测可作为SARS的确诊依据;抗体产生后大多数病人血浆病毒很快转阴,但有个别病人在抗体产生2~3周后仍能在血浆中检测到病毒序列。  相似文献   
8.
人体红细胞表面表达的CD35分子是补体C3b受体,又称之为CR1。近年来发现CD35基因中发生L型点突变可使红细胞表达CD35分子减少,尤其是在慢性病毒感染患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等)中,红细胞表面CD35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此变化与病情的进展相关。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急性感染和发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蛋白(MBP)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初步探讨MBP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856例个体(汉族606例、维吾尔族250例)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检测MBP基因外显子1区域第52、54、57密码子部位的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并随机抽样经DNA直接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在健康人群中,MBP-54等位基因突变频率汉族为0.189,维吾尔族为0.121。该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这两个民族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个民族在健康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突变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5.53,P=0.022)。汉族的HIV-1感染组、高危对照组和相应的健康人群之间,MBP-54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高危对照组与健康人群相比,MBP-54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HIV-1感染组与高危对照组以及与相应的健康人群相比,MBP-54基因的突变频率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所检测的人群中,均未发现MBP基因的第52、57密码子部位有基因突变。结论: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MBP-54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以及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维吾尔族人群中MBP基因第54密码子突变可能与HIV-1的易感性相关,确切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FBXW7在Notch1诱导的小鼠白血病发展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Notch1过表达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模型,在发病不同阶段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在发病晚期用流式分选CD45.2+GFP+白血病细胞。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FBXW7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白血病组小鼠骨髓细胞均表达FBXW7。Notch1过表达导致的小鼠白血病发展过程中,FBXW7在对照小鼠中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在白血病小鼠中,随着白血病的发展,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第12天降至对照组的1/6。分选后的CD45.2+GFP+白血病细胞低表达FBXW7。结论 FBXW7在小鼠白血病模型中低表达,提示FBXW7介导的泛素化降解途径异常可能与Notch1诱导的小鼠白血病的发生及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