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操作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枕下正中入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咬除枕骨鳞部及寰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膜,电灼缩小或部分切除小脑扁桃体,分离粘连开放正中孔,扩大修补硬脑膜。结果43例患者中40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好转,1例有所加重,术后复查MRI示39例患者脊髓空洞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甚至消失,4例无明显缩小,无空洞扩大。结论后颅凹减压、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开放正中孔、扩大硬膜修补能显著改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症状,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酶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瘤组织中透明质酸,用酶联吸附测定法测定瘤组织中透明质酸酶活性及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瘤细胞中透明质酸酶基因表达。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瘤组织中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酶显著增高,透明质酸酶基因PH-20高表达,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及正常脑组织组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酶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作用,测定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酶对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C端的血红素样结构域(MMP-9-PEX)和MMP-9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RT-PCR法检测116例垂体腺瘤标本的MMP-9-PEX mRNA和MMP-9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MP-9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9-PEX mRNA表达较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降低(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9-PEX mRNA表达与MMP-9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6,P<0.05)。结论 MMP-9-PEX低表达及MMP-9高表达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MMP-9-PEX及MMP-9可以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对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院在1987—1999年间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482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14例,采用扩大翼部入路开颅减压术治疗单侧额颞对冲伤7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9例颅内感染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其中18例行鞘内注射,临床治愈28例,死亡1例,临床治愈率96.6%,取得满意疗效。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能有效治疗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感染控制时间短,有效降低颅内压,死亡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常州市解放军102医院8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手术及后续救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常州市解放军102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月~2年,87例中,恢复良好58例,中残13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结论急诊手术,术中彻底清洗污染伤口,去除破碎颅骨、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严密止血,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可以减少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临床特点及影响其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2例M1段动脉瘤患者,总结影像学资料、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探讨性别、年龄、入院时Fisher评分、术前高血压和动脉瘤体积对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性别和年龄对手术治疗后手术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Fisher评分入院时比较低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比评分高的患者要差( P <0.05);无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优于存在高血压患者( P <0.05)。而动脉瘤的大小与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入院时的Fisher评分及高血压的有无是影响M1段动脉瘤患者手术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手术前应对这2个方面的指标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早期修补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间我院108例行颅骨修补术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行外伤治疗手术6个月后进行颅脑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在行外伤治疗手术3个月以内进行颅脑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早期修补术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并且不会提高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