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幼儿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晋江市医院蔡晶晶鼻泪管阻塞或并发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病,本病多系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存膜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所致。我科1994~1996年采用自制的特殊探通针头冲洗的方法治疗30例,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合超声评估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所有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成人机械通气超过24h且临床判断将进入撤机程序的患者。对纳入人群均进行床旁整合超声评估,监测内容:心脏超声、肺部超声失气化评分、膈肌超声以及下腔静脉超声监测。根据整合超声监测信息、撤机结局、预后分析困难或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机械通气患者59例,其中26例简单撤机,33例困难或延迟撤机。困难或延迟撤机组患者血磷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简单撤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简单撤机组比较,困难或延迟撤机组患者RSBI、肺部超声失气化评分、IVCmax显著升高,DM、DVC、TF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超声失气化评分、TF是困难或延迟撤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0.022;AUC=0.837、0.770)。结论:床旁整合重症超声可为撤机前高危因素筛查提供依据,能准确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鼻出血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可由鼻部疾病引起 ,亦可由全身疾病引起。鼻出血一般属于急症 ,因此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急诊病症的特点。因此需要紧急正确地诊治、处理 ,以免出血过多引起贫血、休克。以前认为对急诊病人医务人员的任务是只要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救 ,而无需实施心理护理 ,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科学的内容亦起了很大的变化。对鼻出血这种急诊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已引起重视。因为 ,鼻出血病人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心理活动复杂。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保证病人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i PAP呼吸机联合7 L/min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COPD患者作为对象,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33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入院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 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 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干预后,两组PaO2、PaCO2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呼吸总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率)均有所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Bi PAP呼吸机联合7 L/min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Bi PAP呼吸机联合7 L/min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改善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指标,降低炎性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冠脉介入术?冠脉介入术又简称为 PCI,它只需在皮肤作一小切口,将带有球囊扩张器的导管插入腿或手部的动脉送至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使心肌的供血得到改善。手术中患者是清醒的,一般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术后12小时或2天后可以回家。新的仪器和药物增加了长期预后效果,并减少并发症。为了预防治疗过的血管再次梗阻,医生会建议患者植入冠脉支架,冠脉支架是微小的不锈钢网状合金管,被带有球囊的导管送入血管内起到保持血管通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刺联合常规康复锻炼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建松  刘莹莹  冯文菊  蔡晶晶 《新中医》2021,53(14):146-14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康复锻炼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脊髓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及血栓发生率,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功能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M、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IM、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脊髓损伤评分系统(NASCIS)中的运动功能、轻触觉和针刺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运动功能、轻触觉和针刺觉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病例,而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3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脊髓损伤,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独立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HT5"H〗摘要 目的 观察两种过氧化氢消毒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对两种过氧化氢消毒液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浓度为90 g/L单方过氧化氢消毒液作用150 min,可完全杀灭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浓度为59.2 g/L的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作用150 min,可完全杀灭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研究发现,低pH值有利于单方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效果,高pH值则有利于复方过氧化氢杀菌效果。结论 季铵盐对过氧化氢具有增强杀菌效果的作用,pH值对过氧化氢杀菌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预保温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于手术开始时使用充气保温毯保温,观察组先用保温毯对手术床进行预热,患者入手术室后即应用充气保温毯进行保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T0)、麻醉开始后60 min(T1)、手术开始后60 min(T2)、手术开始后90 min(T3)、手术开始后15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膀胱温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室颤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时的膀胱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0 min至手术结束膀胱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室颤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即进行有效的预保温,可以提高患者术中保温效果,减少术中低体温、室颤及术后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滴注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持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更短、胰岛素使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更高,丙二醛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用胰岛素泵持续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减少胰岛素使用量,还可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异常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3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53例正常发育女童作为正常组,两组均进行垂体MRI检查、性激素检查,比较脑垂体高度、脑垂体形态分级、性激素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分析研究组脑垂体高度与基本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身高、体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RI检查结果中,研究组脑垂体高度大于正常组,垂体形态分级高于正常组(P<0.05);性激素水平比较,研究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脑垂体高度与身高、体重、脑垂体形态分级、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P<0.05)。结论:与正常发育女童相比,中枢性性早熟女童MRI影像结果显示脑垂体高度更高,脑垂体形态分级主要集中于Ⅳ~Ⅴ级,且脑垂体高度与身高、体重、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