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保健食品中新型二硫代卡地那非类似物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鉴定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一个未知结构的二硫代卡地那非类似物。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HPLC-DAD)技术进行补肾壮阳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筛查时发现一个未知结构的二硫代卡地那非类似物,经过正相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获得其准分子离子和二级质谱图,用核磁共振得到碳谱和氢谱数据,结合文献分析,最终鉴定该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在保健食品中发现了一个新型二硫代卡地那非类似物,结构为3,5-二甲基哌嗪基二硫代去甲卡地那非。结论 该化合物不在现有补肾壮阳类中成药检验标准的13种目标化合物范围内,是一种新的非法添加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鉴定抗风湿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2个未知成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HPLC-DAD)技术进行抗风湿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筛查时发现2个可疑色谱峰,采用UPLC-MS/MS技术获得其准分子离子和二级质谱图,然后通过网络搜索分析初步确定可疑成分,最后与对照品比较检测,最终确定2个非法添加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在抗风湿类保健食品中检出盐酸小檗碱,中成药中检出非那西丁。结论 这2个化合物不在现有抗风湿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检验标准13种目标化合物范围内,容易逃脱标准监管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解决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格列齐特片(Ⅱ)药品标准中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中供试溶液不稳定的问题。方法 以乙腈取代40%乙腈水溶液为溶剂配制供试品溶液,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三氟醋酸(60∶40∶0.1∶0.1),流速为1.5 mL·min^-1,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235 nm,样品盘温度为室温。结果 格列齐特片(Ⅱ)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测项下各供试溶液在24 h内稳定。含量测定在20~5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为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0.1%,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5 mg·L^-1,检测限为0.1 mg·L^-1。结论 该方法解决了原标准中供试溶液极不稳定的弊端,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对氯胺酮依赖者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氯胺酮依赖者焦虑障碍给予东莨菪碱治疗,采用 HAMA 量表评价出院时,出院1、3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明显改善,对氯胺酮的渴求明显减弱或消失。结论:东莨菪碱治疗氯胺酮依赖者焦虑障碍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治疗增生性疤痕引入595脉冲染料激光与CO2点阵激光,探究联合疗法的优势以及相应护理要点。方法 视研究时间内(2019年9月-2022年9月)确诊增生性疤痕并入院的患者为本次对象,其中68例达标被遴选。随机性分组时首先选定34例作为观察组(595脉冲染料激光与CO2点阵激光联合疗法),另34例自然归入对照组(CO2点阵激光单一疗法),两组接受统一标准的对症护理。分析疗效、疤痕症状、满意度等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相比,观察组所统计的有效率(94.12%)、患者满意度(88.24%)均处于更高水平(P<0.05),而且在疼痛、瘙痒以及瘢痕治疗总评估方面所获取的评分均以较低水平呈现(P<0.05)。结论 595脉冲染料激光与CO2点阵激光联合疗法对增生性疤痕具有更佳疗效,有利于患者摆脱不适症状,早日康复,实为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MT)及动脉内溶栓(IA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取栓组及溶栓组,各60例。取栓组接受MT治疗,溶栓组接受IAT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检测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记录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取栓组临床疗效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血管情况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较术前降低,BDNF水平较术前升高,且取栓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低于溶栓组,BDNF水平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IAT,能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RAF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BANCR)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PTC细胞中BNACR表达;应用慢病毒载体构建ihBANCR、绿色荧光蛋白(GFP)和isBANCR的PTC细胞株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法检测BANCR对TSHR甲基化水平的影响;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增殖和细胞划痕实验探讨BANCR对PT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PTC数据集中TSHR甲基化相关酶, 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进行验证。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χ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 BANCR在PTC细胞系(TPC-1和IHH-4)中高表达(F=7.410, P<0.05);BANCR可显著上调THSR基因甲基化水平(t=8.072, P<0.05);ihBANCR组的PTC细胞较GFP组其增殖能力(232.7±107.7比165.8±68.6, F=11.100, 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宿迁市流动摊贩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污染状况。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以随机购买的方式获得7类,291个样品,并对其有害金属元素、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药物、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等污染物进行检测。结果 291份样本中,不合格样品14份,总样品超标率为4.8%。蔬菜中铅超标率为2.4%、农药残留超标率1.4%,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超标率13.3%,绿豆芽中吲哚乙酸超标率高达37.5%,油炸及烧烤食品中苯并(a)芘超标率6.7%。结论 宿迁市流动摊贩食品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食品仍存在污染,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对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 1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63、32和20例。所有患者经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确诊,应用甲羟孕酮治疗3~6个月后,行诊刮送病理检查以评价其疗效,记录有生育要求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115例患者经甲羟孕酮治疗后,109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4.7%,轻度、中度和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有效率分别为100.0%、93.7%和70.0%,轻度和中度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后64例达临床妊娠,其中轻度患者42例,中度患者15例,重度患者7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妊娠率分别为73.6%、60.0%和53.8%,三组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采用甲羟孕酮保守治疗的效果好,不仅能够有效治疗疾病,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生育目的,但要注意密切随访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