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女,33岁。因腹部包块5个月伴下腹痛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7·4℃,血压110/80 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专科检查:宫颈肥大,后唇外翻,宫口一指松,后穹隆饱满,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宫颈后唇触及一15 cm×15 cm大小的硬质肿物,活动欠佳。B超检查示子宫颈左后壁探及一13·0 cm×9·8 cm×8·6 cm大小的实性肿物,形态尚规则;彩超显示丰富血流信号,RI 0·44。考虑子宫颈肌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被挤向右前方,左后壁宫颈峡部可见一15 cm×15 cm×13 cm大小的肌瘤结节,双附件未见异常。打开…  相似文献   
2.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它在计划生育方面一度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人流也往往给受术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病人担心、恐惧、优虑、紧张、躯体不适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近二十年来药物流产以其痛苦小、简便易行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二者各具优缺点.作者观察了近两年来本院人工流产2036例与药物流产1988例,简单将二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外阴白色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P)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30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10例正常外阴皮肤作为对照组。结果 VEGF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组织(P〈0.05);bFGF在外阴白色病变LS和SH两型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组织(P〈0.05),在混合型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外阴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降低,提示局部组织神经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外阴白色病变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EGF、bFGF和CD34在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表达率的变化情况,阐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15例经聚焦超声治疗后1个月和8例治疗后3个月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病变组织中VEGF、bFGF和CD34的表达情况,比较三者在治疗前后的阳性细胞表达率。 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VEGF和bFGF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聚焦超声治疗前后CD34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可使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外阴白色病变局部组织神经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使外阴白色病变组织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5.
蒙晓玲 《河北医药》2012,34(12):1840-1841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围产儿要求的提高,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上升.收集我院既往曾有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因各种原因行再次剖宫产者共13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采用腹膜外剖宫产67例,行腹膜内剖宫产67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术后病率等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中β-HCG与AFP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80例正常中、晚期妊娠妇女血清β-HCG与AFP值。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β-HCG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孕中晚期妇女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随病情加重其数值进行升高;重度子痫前期血清AFP水平与正常中、晚期孕妇和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重度子痫前期时β-HCG与AFP水平呈一定相关性(r=0.531 5),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时β-HCG与AF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β-HCG升高可作为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而AFP在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与判断病情轻重方面才有意义,联合检测β-HCG与AFP可增加预测与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轻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例1:女,35岁,主因第二胎孕5个月,阴道出血20天,腹痛4天,于2002年6月5日13时入院。查体:T36.6℃,BP95/50mmHg,心肺无异常,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移浊可疑阳性。妇科检查:经产外阴,阴道畅,内见少许暗红血,宫口未开,宫底轮廓不清,胎心未闻及。B超示:①双子宫?右侧壁不均,边界模糊;②盆腔见死胎,胎儿周围见肠管蠕动;③腹盆腔气体较多。化验血白细胞12.6×109/L,血红蛋白88g/L,血小板19×109/L,余化验基本正常。入院诊断:①宫内孕第二胎孕5个月死胎;②子宫破裂?③子宫畸形;④弥漫性腹膜炎?⑤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⑥中度贫血。于200…  相似文献   
8.
例1:女,28岁,主因停经37天,突发下腹痛3小时,于2004年2月14日1∶00入院。既往6个月前有剖宫产史。查体:T36.O℃,BP90/50mmHg,心肺无异常,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宫颈举、摆痛阳性,宫体前位如孕40天大小,压痛明显,双附件区压痛明显,后穹窿  相似文献   
9.
蒙晓玲 《河北医药》2012,34(9):1327-1328
目的 研究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住院行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360例与同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380例进行比较,对比观察2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术式总手术时间、术后肠胀气、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特殊类型的子宫破裂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1女性,73岁。因“腹痛1d,加重4h”于2008年4月7日入院。病史采集:耳聋,1^+个月前白带增多。1^+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4h前全腹呈刀割样痛,伴恶心、发烧、寒颤,呕吐2次。外院输液治疗疼痛未缓解。本院X射线立位腹片示:右侧膈下弧形低密度影,腹部肠管未见扩张及气液平面,腹部肠管少量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