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盆腔炎病程迁延易致输卵管阻塞不孕,中药灌肠简单易行,加腹部微波促进吸收,作用直接,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精索静脉曲张(VC)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经外环口以下途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V)治疗复发V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VC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27(18~36)岁。5例既往曾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1例曾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16例于术后1~3年复诊时诊断为VC复发。复诊病因包括婚后未育10例、阴囊疼痛12例,其中婚后未育合并阴囊疼痛者6例。本组16例复发后,术前评估VC临床分级Ⅲ级13例(左侧8例,双侧5例),Ⅱ级3例(均为左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位值为2.5(0~4)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度:Ⅲ度12例(左侧7例,双侧5例),Ⅱ度4例(均为左侧)。12例临床分级和CDFI分度均为Ⅲ级(度)者的左肾血管CDFI检查提示合并胡桃夹现象(NCP)。术前血清睾酮(16.2±4.9)nmol/ml,精子浓度(11.8±3.9)×106/ml,前向运动精子比例(PR)(24.4±4.2)%。本组16例均行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全麻,患者取平卧位。术中取腹股沟管外环口以下斜切口,分离显露精索,其下方插入纱布条并垫高。使用手术显微镜放大术野4~6倍,彻底结扎并切断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和精索内静脉所有分支,注意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术中11例仅行左侧MV手术,5例行双侧MV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探及明显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及精索内静脉,通过MV手术可以清晰解剖并充分保护精索内动脉及淋巴管。术中每例平均结扎左侧精索外静脉(2.1±0.6)支、精索内静脉(10.1±1.1)支,解剖出左侧精索内动脉(1.3±0.5)支、淋巴管(3.0±1.0)支,结扎右侧精索外静脉(1.4±0.5)支、精索内静脉(6.6±0.5)支,解剖出右侧精索内动脉(1.4±0.5)支、淋巴管(2.6±0.5)支。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阴囊触诊情况、CDFI、精液分析、血清睾酮等指标,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本组16例21侧MV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查体阴囊无明显迂曲血管团,Valsalva试验呈阴性。VAS中位值为0(0~2)分,较术前显著降低(Z=-2.994,P<0.05)。精子浓度(16.2±4.6)×106/ml,PR(34.5±4.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血清睾酮水平(16.6±4.4)nmol/ml,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复查CDFI提示精索内静脉无明显反流。16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10例因婚后未育就诊者中5例术后随访期内完成生育。结论VC术后复发与静脉漏扎有关,特别是对于Ⅲ级VC或合并NCP的VC患者,采用内环口以上的传统高位结扎术或腹腔镜手术极可能漏扎较细的精索内静脉和外环口以下水平的精索外静脉。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通过彻底结扎精索内和精索外静脉,同时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不仅可有效避免VC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而且可以缓解阴囊坠痛症状和改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氟保护漆对牙齿冷光漂白后出现的各种症状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5月~10月期间在本科就诊的先后接受冷光漂白的24名患者的480颗牙随机分为冷光漂白组和冷光漂白+氟保护漆组每组12人共240颗牙每人5—5上下颌各10颗。冷光漂白组行常规冷光漂白,冷光漂白+氟保护漆组在常规冷光漂白后于釉质表面涂布1g/L氟保护漆。观察两组在2d、2周、1个月、6个月内出现牙齿敏感、龋齿及色素沉着的几率。结果漂白+氟保护漆组牙齿出现敏感、龋齿及色素沉着的几率远远低于单纯漂白组(P〈0.05)。结论牙齿冷光漂白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增加,所以易出现色素沉着,细菌易附着引起龋齿。漂白后涂布氟保护漆处理可降低釉质表面粗糙度,减少色素沉着及细菌附着,封闭牙本质小管,降低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余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及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余甘子还含有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近年来,对余甘子功能因子的研究及其相应功能食品的开发越来越引起重视。其降脂作用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尚缺乏足够的基础研究支持。目的:探讨余甘子提高高脂血症家兔机体抗氧化能力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及其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动脉硬化实验室。材料: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雄性,体质量(2.2&;#177;0.5)kg。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5在北京市安贞医院动脉硬化实验室完成。将24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余甘子粉组(4g/kg&;#183;d)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每组8只,余甘子和高胆固醇组实验期间均饲以高胆固醇饮食。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脂质含量;化学法测定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含量;地高辛标记探针,组织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内皮素mRNA表达;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为家兔血脂水平,血清丙二醛浓度,及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次要结局为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实验8周后余甘子果粉组与高脂组相比,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为:(11.70&;#177;1.73),(14.32&;#177;2.22)mmol/L,P&;lt;0.05;(0.740&;#177;0.107),(1.450&;#177;0.220)mmol/L,P&;lt;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增高[(1.652&;#177;0.155),(1.179&;#177;0.142)mmol/L,P&;lt;0.01]。②血浆丙二醛显著降低[(3.88&;#177;0.51),(6.29&;#177;1.43)mmol/L,P&;lt;0.01]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高[(10.771&;#177;1.818),(7.350&;#177;1.158)mmol/L,P&;lt;0.05]。③光镜下斑块面积、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明显降低[(39.46&;#177;6.53),(50.69&;#177;12.36)mmol/L,P&;lt;0.05;(0.62&;#177;0.32),(1.38&;#177;0.38)mmol/L,P&;lt;0.01]。④血浆内皮素-1显著降低;主动脉内膜内皮素-1基因杂交阳性颗粒比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余甘子可能通过调整家兔脂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功能抑制动脉内膜内皮素-1基因表达而起到防止兔实验性粥样斑块的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肝门部胆管癌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的表达,研究其与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与p53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约1.0cm)及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82.6%(71/86),p53蛋白阳性率为76.7%(66,86),Survivin与p53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与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Survivin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病理分级、Bismuth分型、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但淋巴结转移阳性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中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与其他病理学特征无关(P〉O.05)。71例Survivin阳性表达者中同时表达p53阳性者58例,15例阴性表达者中表达p53阳性者8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其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展、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某高校2 409名男大学新生男科查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新入校男大学生性器官发育和病变情况,为高校学生性健康教育及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高校2005级2409名新入校男生进行男科查体。结果2409名男生检出包皮过长1421名,检出率为58.99%;包茎324名,检出率为13.45%;精索静脉曲张228名,检出率为9.46%。其中农村学生包皮过长、包茎、精索静脉曲张检出率依次为65.69%,17.06%和10.77%,城市学生检出率依次为48.03%,7.55%和7.33%。结论男大学新生外生殖器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包皮疾患较多。应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同时有必要对青少年外生殖器疾患进行定期普查。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进食困难,可并发很多症状,严重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科于1998年到2000年间有9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有58例及早给予鼻饲并配合静脉药物治疗,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了机体抵抗力,大大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8例脑血管病患者,均符合1988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经CT显示,或MRI确诊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均无严重心肝肾损害,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6岁;急…  相似文献   
8.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 plug herniarepair),简称mesh plug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最新方法。自1989年Rutkow首次施行这种手术至今,已在美国及欧洲广泛开展,1997年起逐步在国内推广[1]。笔者自2007年2月—2010年6月共完成改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8例,其中男53例,女5例,年龄34~74岁,平均(52.2±4.6)岁。起病时间1个月~23年,平均4.23年。斜疝49例,直疝9例;其中右侧疝42例,左侧疝10例,双侧6例。3例为复发疝。伴发心脑血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8-02~2000-08共收治结肠癌患者45例,经手术证实,有26例以肠梗阻急诊入院,现将26例病人急诊手术情况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5~81岁平均58.2岁。肿瘤发病部位:回盲部5例,升结肠3例,结肠肝曲5例,脾曲4例,乙状结肠7例,直乙交界部1例,升结肠与降结肠多原发癌1例。其中3例发生癌性肠套叠,均位于升结肠。有2例复发性癌梗阻。 2 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 26例均行急诊手术,其中机体条件差、体质衰弱者稍加纠正及早手术。行右半结肠I期切除、吻合10例,左半结肠I期切除吻合8例,结肠次全切除1例…  相似文献   
10.
全肺切除术者多为一侧肺毁损或中晚期肺癌者,此手术是胸部较大的一种手术,是将一侧肺全部切除,对机体有一定的损伤,对心肺功能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此类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尤其重要。我院自1995-01-2000-01共作全肺切除术50例,通过整体护理我们取得了很好效果,延长了病人的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27例,女23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毁损肺29例,占58%,肺癌21例,占42%,左全肺38例,占76%,右全肺12例,占24%。2 护理计划2.1 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