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8篇
药学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向莉  贾文钗 《护理研究》2005,19(4):321-322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在脑损伤中发生率高 ,病死率高 ,占脑外伤死亡病人总数的 3 5 %。全部DAI病人中植物生存率为 15 % ,重残 14 % [1] 。为了降低病死率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现将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收治的 5 5例DAI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5例 ,男 3 8例 ,女 17例 ,年龄 6岁~ 68岁 ,平均 40 .9岁。格拉斯哥 (GLS)计分均 <8分 ,其中评分为 3分~ 5分的特重型病人 3 2例。致伤原因 :车祸 44例 ,高处坠落 8例 ,打击伤 3例。 5 5例病人中有 17例因合并颅内血肿而行开颅手术 ,其他病人为保…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属地为河北省医学期刊生存现状进行分析,从期刊资源优化重组,优化编辑人员知识结构,组稿,拓展与稳定广告客户等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朱瑞芬  闫晓东  肖向莉 《河北医药》2007,29(9):1027-1027
患儿的依从性又称顺从性.临床工作中发现大部分患儿进入手术室时依从性差,表现为哭闹、抱住父母不放手,拒绝跟随护士进去,无奈之下,手术室护士只好采取强制行为,这样极易给患儿身心造成伤害.有资料表明[1],童年期的不愉快经历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随着医学-生物-心理服务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士强化服务意识,实施术前访视及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了学龄期患儿的手术依从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后排尿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经股动脉心脏介入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排尿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排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脏介入术后病人能有效降低排尿困难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6例重度ARDS患者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同时行俯卧位通气的实施方法和护理措施,为ICU护士在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同时行俯卧位通气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持。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6年12月ARDS患者26例,对患者实施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同时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过程及方法进行观察总结。结果:通过对ARDS患者采取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同时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护理,患者无意外和护理操作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氧合和预后,26例患者中有24例病情平稳后转至普通病房,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休克死亡。结论:对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同时行俯卧位通气的患者,为保证患者的安全,除了掌握一种既简便又省时、省力的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外最重要的是做好风险因素的评估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到预防为主;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状况的效果。方法8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与疾病相关的集体化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评分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社会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状况的效果.方法 8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与疾病相关的集体化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评分结果 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降低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社会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9.
对新生儿血气标本不同采集部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气分析是综合反映呼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准确检测动脉血中氧、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实际碳酸氢和剩余碱等。在我科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腹泻所致酸碱平衡紊乱、心肺疾患引起的呼衰、心衰等,是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本文对300例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进行比较,旨2001年9月~2002年10月在探讨最佳穿刺部位,以便快速获取血气分析结果。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新生儿血气标本不同采集部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