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大影  纪明宇 《检验医学》2006,21(5):543-544
一、病历资料 患者女,35岁,本地人,无吸毒史.因小腿部外伤来我院做手术,术后回家治疗2周后,发现原切口皮下红肿、化脓并不断扩大,遂来复诊.经查体温38.3℃,白细胞12.8×109/L,切开引流物培养提示为星形诺卡菌,经过1个月的治疗仍未痊愈,再次取脓液培养,结果为纹带棒杆菌,依据药敏结果给予治疗,3周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布氏菌病血清抗体阴性的感染病例,降低临床对布氏杆菌感染诊断的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4年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布氏菌感染病例共51例,其中有5例布氏菌血清抗体阴性,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对5例疑似感染病例通过血清抗体检测、血细菌培养和16sRNA测序分析加以鉴别确认。结果 5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反复发热、多汗、乏力,其中2例患者除上述症状外,主诉关节痛及腰痛来我院就诊。根据临床表现,虽疑似布氏杆菌感染,但因缺乏病原学支持,起初分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肺炎、血液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并给予过对症治疗但疗效不佳,仍然出现反复发热现象。后经血细菌培养及16SrDNA测序分析确认布氏菌病,积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考虑布氏菌病可能,尤其是高度疑似病例,不能完全依靠血培养和血清抗体检测加以鉴别诊断,应多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必要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国际化标准组织ISO15189对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对罗氏电化学发光系统检测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UFC)进行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 measurement rang,AMR)与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 report range,CRR)的研究。方法高、低值样本,按要求配成5种不同浓度,各检测4次,取平均值,与理论值做回归分析,得出AMR(AMR);中值样本一份,按要求稀释成不同浓度,各检测3次,计算理论值与均值的比值(R),确定最大稀释度并计算CRR。结果 AMR为0.65~53.80μg/dl;最大稀释度1:10;由AMR与最大稀释度,CRR0.29~538μg/dl。结论 AMR、CRR符合15189对检测系统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监测需要;超出测量范围的高浓度样本建议10倍稀释,使检测结果更具体更可靠。  相似文献   
4.
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人群感染率高达80%-90%,大多数感染的初期是一个潜伏状态或低量的慢性、非典型的隐性感染[1],但在感染孕妇、婴幼儿以及器官移植受体和免疫抑制个体时,可通过病毒的潜伏-激活机制而发病,导致严重的感染或相关的并发症。在HCMV感染的细胞周期中,分为即刻早期(IE)、早期(E)、晚期(L)三个时相,其间病毒基因所表达的IEI(UL123)I、E2(UL122)、pp52(UL44)、pp65(UL83)和pp150(UL32)几种重要蛋白抗原,对病毒的复制及细胞周期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作一综述。1 IE1和IE2 IE1是由UL123编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血培养阳性报告对临床抗菌药物处方策略影响的重要性,提高血培养送检率,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确保抗感染治疗有效.方法 查阅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9份血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病原菌种类,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病原菌科室分布及临床在收到血培养阳性报告及药敏试验结果后,对抗菌药物处方策略改变情况.结果 从1432份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09株,阳性率为7.61%,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各52株,均占47.71%,真菌5株,占5.5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27.5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9.27%;在获得实验室血培养阳性报告及药敏试验结果后,有63份根据药敏报告对使用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修改,修改率为57.80%,46份未修改,未修改率为42.20%.结论 血培养阳性报告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抗菌药物处方策略影响积极,应提高样本送检率,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确保抗感染治疗有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链球菌属构成比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E试验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MIC,其他抗菌药物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CLSI2009年M100-S19判定耐药性。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临床样本中共分离出链球菌属146株,包括肺炎链球菌102株、β-溶血链球菌43株,其中酿脓链球菌(A群)14株、无乳链球菌(B群)11株,星座链球菌(G群)18株,其他链球菌1株;标本分布以呼吸道标本最多,其次为分泌物;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ISP+PRSP)的分离率为3.9%(非脑脊液标本),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类的药物敏感率100.0%,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药;链球菌属草绿色群,对于红霉素及克林霉素敏感性较低,均<20.0%,对于头孢吡肟耐药率达33.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医院链球菌属以肺炎链球菌和β-溶血链球菌为主,这些菌株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现象严重,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增多,应及早进行检测并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和暴发。  相似文献   
7.
HBeAg为一种可溶性蛋白抗原,是乙型肝炎(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志[1]。HBeAg检测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机体免疫状态的评价及病程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广泛应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存在不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差异,且结果仅可提示抗原是否存在。微粒子酶免法(MEIA)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定量地检测HBeAg,更客观的反映其存在情况。我们对482份血清HBeAg同时进行了定量及定性检测,以探讨两种方法之间有无一致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临床确诊[3]的慢性HBV感染者482例,其中男387例,女95例。…  相似文献   
8.
摘要: 多重耐药(MDR)菌株广泛播散,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下,随着blaKPC耐药基因在不同菌种和菌株间播散,进一步加剧了抗感染治疗的风险和成本。本文通过对KPC型碳青霉烯酶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产KPC酶耐药细菌感染的预防、治疗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咽拭子培养阳性报告的临床意义,以期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查阅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小儿内科住院患儿行咽拭子培养的病历资料,并分析培养阳性病例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使用WHONET 5.6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6份咽拭子中分离出病原菌84株,阳性率为3.38%,革兰阳性菌58株占69.04%,革兰阴性菌26株占30.96%;分离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1株占48.81%,其次为肺炎链球菌15株占17.86%,流感嗜血菌15株占17.86%;84例患者的出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9例、下呼吸道感染72例、其他疾病3例;有82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62%.结论 住院患儿咽拭子培养阳性率较低,咽拭子培养指征及阳性结果评估存有误区.  相似文献   
10.
一、病历资料患者女,35岁,本地人,无吸毒史。因小腿部外伤来我院做手术,术后回家治疗2周后,发现原切口皮下红肿、化脓并不断扩大,遂来复诊。经查体温38.3℃,白细胞12.8×109/L,切开引流物培养提示为星形诺卡菌,经过1个月的治疗仍未痊愈,再次取脓液培养,结果为纹带棒杆菌,依据药敏结果给予治疗,3周后痊愈出院。二、细菌学检查及鉴定将脓液接种于血琼脂上,37℃、5%CO2培养。星形诺卡菌在血琼脂上培养2~4 d出现中等大小,光滑的灰色菌落,用接种环刮取,呈蜡油状,并且有一种地下室发霉的特殊气味。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纤细、分枝状的菌丝体,革兰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