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观察“317护”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317护”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评分、患儿家长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家长健康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17护”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策略对小儿内科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内科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家庭护理策略,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非常依从19例,依从30例,不依从1例,治疗依从性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睡眠质量方面,2组患儿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相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提高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内科患儿应用家庭护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睡眠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治疗的睡眠障碍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住院儿童的临床情况,对住院儿童或陪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临床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住院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结果:106例住院儿童中,有睡眠障碍者59例(55.66%),有睡眠干扰问题者36例(33.96%),睡眠正常者11例(10.38%);继发于所患疾病导致睡眠障碍者的比例最高(49.06%),其次是治疗方式(22.64%)和环境及作息习惯改变(20.75%) 2种影响因素。结论:住院儿童的睡眠障碍受到所患疾病、治疗方式、环境及作息习惯改变等因素所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析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对小儿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小儿内科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抓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联合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心理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2组的PSQI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小儿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化疗是急性白血病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故需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进行管控,以保障化疗的效果、稳定患儿的病情[1-2]。本文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用药外渗中水胶体敷料加喜疗妥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抽样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13岁、平均(8.04±1.06)岁;实验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4~12岁、平均(7.95±1.09)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