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最常见的胃肠淋巴瘤,大多为B细胞起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4%~6%)是T细胞起源。常见病因包括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炎症性肠道疾病、HIV感染、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PGIL是按照1961年由Dawson教授提出的标准:(1)肝脾正常;(2)胸片没有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现象;(3)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全身表浅淋巴结没有出现肿大的情况,且白细胞分类及总数正常;(4)对患者剖腹探查时,只发现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病变肠管邻近)受累或者以肠管病变为主。既往对于PGIL的认识不多以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辅助检查等技术限制的原因,早期诊断PGIL难度较大,很容易被漏诊或者误诊。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n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类干细胞.它对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其对于细胞的扩增、归巢以及免疫调节均有重要作用,现将其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65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同时采用MTT法对35例患者做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初治组MDR1mRNA阳性表达率为31.1%,复发难治组性表达率为75.0%;MDR1mRNA阳性表达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低于MDR1mRNA阴性表达组(P<0.01)。药敏试验与化疗疗效相关,总临床符合率为80.0%。结论:MDR1mRNA表达及体外药敏检测与AL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疗放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郭宁红  石庆之  华建媛 《重庆医学》2011,40(12):1150-1152,1155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ITP患者和2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CD4+CD25highT细胞(Treg)、CD4+IL-17A+T细胞(Th17)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并评价其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0I、L-17水平;RT-PCR法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ROR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TP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CD4+T细胞比例升高(P<0.05)、Treg/CD4+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Th17/CD4+T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Th17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ITP患者血浆中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RORc mRNA表达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reg/CD4+T细胞比例及Treg/Th17细胞比值在效佳组显著高于效差组(P<0.05),Th17/CD4+T细胞比例效佳组显著低于效差组(P<0.05)。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Treg/CD4+T细胞比例、Treg/Th17细胞比值成正相关(P<0.05),而与Th17/CD4+T细胞比例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TP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平衡紊乱,T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调可能与ITP免疫发病机制有关,并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与发展过程已经证实与多种遗传学相关,多种原因导致二类基因突变,I类突变导致细胞增殖或抑制凋亡,Ⅱ类突变导致细胞分化受抑,二类突变同时存在而导致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RS3PE综合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双膝关节肿痛伴下肢肿胀三周就诊,不发热。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双膝关节明显肿胀,下肢肿胀明显,局部皮温稍高,按压疼痛。血常规:WBC5.4×109/L,N72%,L27%,E1%;ASO(-);ESR89mm/h,CRP220mg/L,RF(-),ENA酶谱(-),ANA酶谱(-),IgG、IgM正常,IgA稍升高,肝肾功能正常,尿检正常。彩色多谱勒提示月国窝囊肿,下肢静脉造影示月国静脉受压。X线检查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用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无效。收住血管外科经抬高肢体、大剂量青霉素消炎,待肢体肿胀有所消退后拟诊月国窝囊肿行囊肿切除术,术中未见囊肿,月国窝脂肪…  相似文献   
7.
异搏定成功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搏定(VPL)是钙离子阻滞剂,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1981年日本学者Tsuruo首次报告VPL能逆转肿瘤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抗药性,从而使长春新碱的抗癌作用明显加强。我院对13例P170阳性的急性白血病用异搏定逆转其耐药性,其中2例获得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40岁,因头昏乏力1月入院。查体:贫血外观,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四肢散在瘀斑,胸骨叩击痛阳性,心肺听诊正常,肝脾不肿大。辅助检查:Hb59g/L,RBC234×1012/L,WBC35×109/L,BPC41×10…  相似文献   
8.
以结外侵犯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组织遍布全身,所以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淋巴瘤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常以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但在临床工作中,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以结外侵犯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消化内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骨科、皮肤科、胸科、乳腺科等,常被误诊为各专科的常见病,影响到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对本院2004年6月-2007年8月66例以结外侵犯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性的逆转。方法 :采用RT 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采用MTT法进行体外药敏及耐药逆转试验。结果 :35例患者中MDR1mRNA阳性表达例数为 2 6例(74.3% ) ,体外耐药逆转环胞素组逆转率 6 4.7%、异搏定组 41.2 %、两药合用组 76 .5 % ;临床耐药逆转环胞素组逆转率 14.3%、异搏定组 45 .8%、两药合用 37.5 % ;结论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MDR1mRAN高表达 ,环胞素和异搏定单用及两药联合应用体外逆转效果明显优于临床疗效 ,耐药逆转药物的剂量及给药方式可能是影响逆转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平  石庆之 《江西医药》2009,44(1):17-19
目的探索纳米粒包裹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用自制的纳米粒包裹抗原并致敏DC,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CTL.采用MTT法测定CTL活性。结果用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诱生树突细胞,通过形态、表型及功能进行综合鉴定。利用去溶剂化法制备出白蛋白纳米粒并包裹抗原。体纳米粒包裹抗原组CTL活性强于未包裹组,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及纳米粒包裹的抗原均可诱导特异性的抗自血病CTL作用.后者的CTL活性明显高于前者。通过DC介导特异性CTL可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是一种实用而可行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