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标本的质量决定检验结果的质量,不合格的标本必然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为了使各临床各科室重视送检标本的质量,减少和避免不合格标本,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笔者统计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399 712份标本,其中有2 336份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5.
患者男,75岁,以"腹胀伴大便习惯改变"入院.入院后行肠镜、CT等相关检查,肠镜下活检标本,病理结果报告:乙状结肠腺癌,遂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手术.术后9 h,患者出现腹腔出血,伴会阴及左侧躯干部广泛淤斑,WBC 8.9×109/L,0.5 ng/ml<降钙素原(PCT)< 2 ng/ml,T 37 ℃,经全院会诊后决定非手术治疗.术后第3天出血停止,WBC 7.9×109/L,0.5 ng/ml10 ng/ml,T 37 ℃,患者排便后,吻合口旁引流管引流出暗红色恶臭浑浊液体,伴气体溢出,腹穿抽出黄色浑浊液体,当日下午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大量淡黄色浑浊液体,吻合口上下肠管坏死,遂行结肠脾曲及直肠上段切除,横结肠造瘘.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型甲型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的最新研究结果于2013-04-11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线出版.研究人员从3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一种起源于鸟类的新型甲型重组流感病毒,并分析了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及病毒学数据,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验、病毒培养及序列分析,对上述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系统病毒进行了检测,最终认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前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60例疑似APE患者,其中经CT确诊并符合溶栓条件的APE患者40例设为实验组,经CT排除APE患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及实验组溶栓治疗2周后血浆 NT-ProBNP 与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NT-proBNP检测对早期APE患者的诊断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65%;D-二聚体检测对早期APE患者的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0%;实验组溶栓前血浆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与D-二聚体对APE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APE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孢替安对钒酸盐氧化法、干化学法测定总胆红素的干扰。方法收集总胆红素浓度小于20μmol/L的样本20例,总胆红素浓度介于150~220μmol/L的样本20例,总胆红素浓度介于350~410μmol/L的样本20例,共计60例,每例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头孢替安,配制成头孢替安终浓度分别为300、150、75mg/L的血清样本作为实验组,以加入等体积纯水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测定加入不同浓度头孢替安和纯水的血清样本中总胆红素浓度,比较头孢替安对两种方法测定的总胆红素浓度的影响,所有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结果干化学法中,加入头孢替安的实验组与加入纯水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总胆红素浓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总胆红素浓度,随着头孢替安浓度的降低,实验组总胆红素浓度的升高率逐渐降低。在钒酸盐氧化法中,总胆红素浓度在150~220μmol/L时,实验组总胆红素浓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替安对干化学法测定总胆红素浓度的干扰作用较强,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影响越明显,而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浓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法(CI)和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验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疑似病例396例,分别使用CMIA、CI法进行HBsAg水平的测定。以CMIA为金标准,分析CI对HBsAg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计算CMIA、CI检测HBsAg的检测批次内和批次间精密度。使用Bland-Altman偏差分析对CI、CMIA的诊断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以CMIA为检测金标准,CI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95.03%(287/302),诊断特异度为97.87%(92/94),诊断符合率为95.71%(379/396)。CI、CMIA对HBsAg检测的批次内变异系数和批次间变异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和CMIA对HBsAg诊断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96,CI、CMIA在对HBsAg的诊断中,一致性较好。经Bland-Altman偏差分析得,两种检测方法的偏倚程度置信区间为(-6.36~23.24),CI、CMIA在0~23 IU/mL的区域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随着机体HBsAg水平的增加,偏差逐渐上升,2.02%(8/396)的点位于偏倚程度95%置信区间以外。结论与CMIA相比,CI在对HBsAg的检验中具有良好的诊断灵敏度、符合率以及精密度。此外,CMIA、CI对HBsAg的诊断一致性良好,然而在高水平HBsAg的检测中仍然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50岁男性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非婚性行为现状,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7-12月,在重庆市渝北区、开州区、江津区和沙坪坝区招募≥50岁男性HI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样本量80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与最近1年非婚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50岁男性HIV感染者698例中,年龄(62.5±8.6)岁。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6.91%(467/698),最近1年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为6.73%(47/698),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1.70%(29/4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aOR=0.60,95%CI:0.40~0.91)、年龄≥60岁(aOR=0.61,95%CI:0.41~0.90)和丧偶/离异/未婚者(aOR=0.70,95%CI:0.50~0.98)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aOR=5.90,95%CI:3.34~10.4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丧偶/离异/未婚者(aOR=13.01,95%CI:6.11~27.71)和最近1年使用过助性剂者(aOR=8.72,95%CI:2.76~27.55)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较高。结论 重庆市≥50岁男性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一定比例的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建议加强性健康知识教育,持续推广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