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患者 男,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月入院,既往体健。于当地医院行头颅 CT 平扫示:右额叶占位。头颅 MRI 平扫示(图1,2):右侧额叶见囊实性混杂信号影,实性肿块呈稍低 T1,稍等 T2,等 FLAIR 信号,T2 WI 见略低信号类包膜;周围见多发囊状长 T1,长 T2,低 FLAIR 信号影;病灶周围见留空血管影及轻度水肿,病灶大小约72 mm×58 mm×46 mm,邻近额骨受侵、增厚。MRI 增强示(图3):肿块明显强化,周围囊变未见强化,邻近额骨部分可见强化影。影像诊断:右额叶占位,囊性脑膜瘤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观察慢性失眠(CI)患者静息状态下岛叶功能整合的改变。方法 对22例CI患者(CI组)及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以基于中国人脑建立的模板(Chinese2020)进行空间标准化,以双侧岛叶为ROI,与全脑其他体素进行功能连接分析,获得2组间功能连接有差异脑区,并分析异常功能连接脑区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I组患者与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双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及左侧小脑后叶(P均<0.05,体素簇个数 ≥ 10个,AlphaSim校正),与左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小脑后叶及右侧小脑前叶(P均<0.05,体素簇个数 ≥ 10个,AlphaSim校正)。CI组瞬时记忆评分与右侧岛叶-右侧海马、右侧岛叶-左侧海马、左侧岛叶-右侧海马及左侧岛叶-左侧海马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正相关(r=0.580、0.668、0.454、0.562,P均<0.05)。结论 CI患者双侧岛叶与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为理解CI患者存在情绪调节、认知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记忆功能受损的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DC)探讨失眠障碍(ID)患者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 对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2例ID患者(ID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受试者睡眠情况及整体情绪状态进行评估。采用基于体素的DC方法分析fMRI数据,以t检验比较组内、组间参数。对ID组差异脑区的DC值分别与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D组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海马和双侧楔前叶DC值增强(P均< 0.05),左侧枕中叶、左侧楔叶、左侧额下回和左侧额中回DC值减低(P均< 0.05)。ID患者左侧海马DC值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r=-0.46,P=0.047)。结论 I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DC值存在多处异常,且左侧海马DC值异常与PSQI相关,可为ID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