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左心室内膜超微结构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取新生(9日龄)、青年(3月龄)、中年(11月龄)和老年(23月龄)Sprague-Dawley大鼠的左心室内膜组织,体积分数4%戊二醛磷酸缓冲液固定,制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样品,TEM下观察内皮细胞及内皮下胶原超微结构,SEM观察心肌内皮超微结构。结果随大鼠年龄增长,内皮细胞质膜变得薄而疏松,质膜小泡及突起逐渐减少;内皮下胶原从幼年到中年逐渐增多,排列方向一致;老年大鼠的胶原束排列紊乱松散,大鼠内皮细胞表面皱折增多,细胞核形态变长且排列趋于一致。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鼠心内膜组织的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与心脏功能的改变以及心脏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培养细胞超薄切片制备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培养细胞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取肝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原代培养后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比较2组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常规组细胞结构模糊,有大量细胞自溶、皱缩和挤压现象。改良法超薄切片显示细胞结构清晰可见,自溶及皱缩现象少。结论改良法能更好地显示细胞的超微结构,是制备培养细胞超薄切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新生大鼠心祖细胞(CPCs)。方法利用差速贴壁原代分离培养CPCs,形态观察和二乙酸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示踪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Fluo-3/AM钙离子检测法,检测集落增殖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集落增殖细胞的干细胞标记物及心肌细胞标记物的表达。结果差速贴壁法获得细胞培养1周左右即观察到集落增殖的细胞,圆/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增大。培养3周左右,细胞集落中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分化),逐渐出现突起或呈梭形等,集落中出现波动/跳动的心肌细胞。用CFDA SE示踪显示,细胞呈集落增殖特点;Fluo-3/AM钙离子检测显示,集落增殖细胞中分化细胞的钙离子浓度增高。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不同的集落增殖细胞具异质性,存在c-kit~+/CD34~-、Nanog~+/CD34~-和c-kit~-/Nanog~-细胞集落;增殖的细胞集落存在c-kit和Gata4阳性共表达,随细胞分化出现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细胞集落。结论差速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的心祖细胞具有集落增殖和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能力,是研究心祖细胞表面标记物、增殖和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壁重构过程中肌节骨架蛋白ɑ-actinin和Myomesin-1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双侧肾动脉狭窄法制作动物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control)、术后2周组、术后5周组和术后7周组,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评价造模成功后,取左心室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左心室肌组织ɑ-actinin和Myomesin-1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ɑ-actinin和Myomesin-1蛋白表达主要呈点状或短棒状表达,在高血压进程中呈现弥散状分布的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组ɑ-actinin和Myomesin-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在高血压进程中,两蛋白的表达量均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ɑ-actinin阳性表达区的宽度在高血压进程中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相邻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ɑ-actinin和Myomesin-1参与高血压心肌肥厚的发生,提示肌节收缩能力与血压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发育和成熟大鼠心室肌细胞α-actinin和myomesi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发育和成熟大鼠心室肌细胞中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和myomesin分布、强度和面积百分比增龄变化,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胎鼠(孕约19 d)、新生(9 d)、青年(8个月)、老年(14个月)的SD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不同年龄段大鼠心室肌细胞中α-actinin和myomesin表达部位和强度差异,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从发育到成熟阶段,α-actinin逐渐由肌浆中均质弥散分布转变为短棒状分布,新生鼠阳性表达强度和面积百分比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mesin表达部位及特点与α-actinin相似,新生鼠表达强度与青年和老年鼠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鼠阳性面积百分比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心室肌组织发育和成熟过程中,α-actinin和myomesin逐渐由胞浆内弥散分布转变为有规律的点状分布,不同年龄段表达强度和密度不同,这可能与肌组织行使功能和机体血流动力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多呈杆状,在一定条件下形态会发生改变,如处于低渗环境下膨胀如泡,呈颗粒状;在高渗环境下伸长为线状。线粒体是细胞的氧化中心和动力站。具有半自主性。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当中,目前尚无线粒体存在于细胞问质的报道。在正常的心肌电镜观察中无意发现细胞间质中有线粒体存在,对此笔者甚感疑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成年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共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心肌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组织学构筑及比例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记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观察10只成年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构筑特点;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Ⅰ、Ⅲ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Ⅰ型胶原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群周围和血管外膜,多形成粗纤维,Ⅲ型胶原主要表达于每个心肌细胞周围和血管外膜,主要构成细纤维.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粗、细两种胶原纤维均含有Ⅰ、Ⅲ型胶原蛋白.心肌Ⅲ型胶原总含量略高于Ⅰ型胶原.结论 由粗细胶原纤维构成的心肌胶原网络是由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共同构成,任何一种蛋白改变都可能影响心肌间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巨噬细胞焦亡的作用。方法: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经佛波酯刺激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采用不同浓度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NaHS对其进行干预,并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刺激组和NaHS+ox-LDL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THP-1巨噬细胞活力;采用油红O染色和光镜分别观察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焦亡细胞形态;采用Hoechst 33342/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荧光染色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检测评估细胞焦亡程度;采用H2S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的H2S水平;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的caspase-1活性;采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焦亡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x-LDL(100和150 mg/L)可显著增加THP-1巨噬细胞中的PI阳性细胞比例、LDH释放、cas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微小RNA-21(miRNA-21)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商水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间行PCI手术治疗的CHD患者218例为CHD组,同期非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9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GF21、Sfrp5及miRNA-21;CHD组术后随访6个月,以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56)及无ISR组(n=162);分析CHD患者行PCI手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分析FGF21、Sfrp5及miRNA-2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CHD组FGF21、miRNA-21均高于对照组,Sfrp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6、15.030、13.685,P<0.05);ISR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GF21、miRNA-21均高于无ISR组,Sfrp5水平低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3、7.216、6.388,P<0.05),ISR组吸烟、合并糖尿病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 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舒血宁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舒血宁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3例,最终纳入研究舒血宁组53例、对照组 5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舒血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 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肌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 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水平,记 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经秩和检验,舒血宁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舒血宁组心绞 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LDH、CK-MB、 CK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舒血宁组血清LDH、CK-MB、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后,2组血清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舒血宁组血清ET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舒血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6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联合舒 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