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丙泊酚全麻诱导时滴定给药和传统给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求更安全、合理的麻醉诱导方案。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Ⅱ级、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Ⅰ组为传统给药组,按丙泊酚传统量2 mg·kg-1以250 mg·min-1的速度静脉泵注;Ⅱ组为滴定给药组,丙泊酚以1 mg·kg-1·min-1的速度静脉泵注,滴定至患者镇静警觉(OAA/S)评分1分,改为1  mg·kg-1·h-1维持。2组均在泵注丙泊酚的同时,给予芬太尼4 μg·kg-1以注射泵注入。传统组给丙泊酚后1 min、滴定组入睡后给予顺阿曲库铵2  mg·kg-1静推,4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插管期间各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血压下降超过30%的例数。术后第2 d询问患者对插管过程是否有记忆。结果:2组均在一次试插即完成气管插管,术后随访均对插管过程无记忆。Ⅱ组SBP和MBP在给药后1 min、3 min及DBP在给药后1 min下降幅度均较Ⅰ组小(P<0.01)。Ⅱ组血压下降超过30%的例数较Ⅰ组少(P<0.01)。结论:和传统的给药方法相比,全麻诱导时丙泊酚滴定给药既能满足气管插管所需要的麻醉深度,又能避免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拟在腰麻联合硬外麻下行割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患者30例,入手术室后万汶500 mL扩容.选择L2-3间隙行椎管内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外针置入腰麻针,向头端注射0.5%罗哌卡因2.2 mL(0.1 mL/s),记录麻醉前后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记录麻醉平面、肌松效果、舒适程度、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30例麻醉效果均为优,肌松均为1级,产妇舒适度评分为3分的有26例.新生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发生低血压4例,恶心3例,寒战2例.结论:0.5%罗哌卡因2.2 mL腰麻联合硬外麻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麻醉效果满意,肌松条件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田京灵 《全科护理》2020,18(13):1632-1635
[目的]探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在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手术后在PACU麻醉后复苏与观察的2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PACU护理安全管理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病人为试验组,采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的方法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两种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期间病人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包括管道脱落、心搏骤停需心肺复苏、休克、苏醒延迟、循环系统相关不良事件、呼吸系统相关不良事件等)发生率与PACU护士对PACU安全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及意识变化。[结果]试验组病人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的方法实施后PACU护士对PACU安全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及意识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在PACU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能有效提高PACU护士对PACU安全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及意识,降低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PACU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