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发生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发生于TMJ区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图像。结果:8例中,男女比例为1∶1,平均年龄45.1岁,所有8例病变都表现为膨胀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且增强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6例肿块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髁突骨质改变7例,另外6例颞骨关节面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结论:发生于TMJ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较高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伴强化,髁突及颅底骨质破坏并侵犯颅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期间血清IL 8和CK MB的变化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缺血 /再灌注对照组、空白治疗组、缺血 /再灌注治疗组四组 ,在心肌缺血前用甲基强的松龙 (30mg/kg)对治疗组大鼠预处理 ,测定缺血0、 0 5h和再灌注 1、 2、 3h血清中IL 8和CK MB的含量。结果 CK MB从再灌注 1h开始逐渐升高 ,且在 2、 3h升高明显 (P <0 0 1) ;而IL 8从再灌注 2h开始显著性逐渐升高 (P <0 0 1)。治疗组CK MB、IL 8表现为升高延迟 ,即CK MB和IL 8均延迟至再灌注 3h开始升高 ,同时在再灌 2、 3h的二者血清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降低 (P <0 0 5 )。另外IL 8、CK MB两者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大鼠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中可以产生IL 8,并有逐渐递增的趋势 ,甲基强的松龙可以抑制IL 8的产生 ,减少心肌的炎性损害 ,起保护心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硫酸镁联合硫酸舒喘灵治疗先兆早产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早产儿脏器功能不成熟,常导致较高的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因此,减少早产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改善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关键。早产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子宫收缩,延长孕龄以赢得促胎肺成熟的时间。我院采用硫酸镁联合硫酸舒喘灵治疗先兆早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和评价中耳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耳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其中20例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5例行CT增强扫描,27例行MRI检查,22例行DSA检查.结果 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发病年龄14~73岁,平均37.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搏动...  相似文献   
5.
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例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70岁(平均28岁);2例为上颌骨,6例为下颌骨。8例中4例有局部复发,复发的平均年限为1a。无远处转移。结果:X线平片上,病灶长轴沿上、下颌骨的长轴走向,呈现偏心性或中心性生长。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溶骨性,肿瘤骨与正常骨之间的过渡带较窄,无明显的骨质反应线(除1例复发的小病灶外)。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病灶内部可有分房或切迹。CT像上,髓腔密度增高,正常骨小梁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取代,软组织肿块基本均匀,病变突破骨皮质,侵犯周围组织形成肿块,肿块内无钙化和骨化。MRI上,T1WI为均匀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波谱见胆碱波。下颌骨病变发生于下颌角、后牙区、下颌支,上颌骨发生于后牙和上颌结节区。结论:了解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非常重要,因其较其他的纤维性病变更具有侵袭性,手术需要更大的局部切除范围和更长期密切的随访,以防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问题。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方法,但肌肉注射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产生的疼痛也让广大的患者望而却步。因此,无痛注射在防治疾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治疗疾病中给病人减轻了不必要的痛苦,增强了战胜疾病的售心。本人从事15年工作中,为病人肌肉注射大约6000人次,现将无痛注射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葛根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观察了中药葛根(Radix Puerariae) 对人血清白蛋白和大鼠晶状体蛋白的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葛根的乙醇提取物对此两种蛋白质的糖基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葛根浓度为0-1 % ,0-3 % 和0-5 % 时,对人血浆白蛋白糖基化的抑制百分率分别是对照的:33 ,45 和66 ;对于大鼠晶状体蛋白的糖基化抑制百分率分别是对照的:39 ,50 和74 .实验结果提示,在中药葛根中可能存在着较有应用前景的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剂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评价颌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在颌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摄平片、10例CT检查及5例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示:病变主要呈椭圆形,边界清楚,瘤腔内牙根有吸收,邻牙有轻度移动,以向非牙槽侧膨胀为主。CT示:病变界清,为囊实相间,有明显的膨胀性,多房时分房大小相似。MRI示:病变在SET1WI为低等信号混杂,T2WI上为高信号。20例病灶中,18例为向非牙槽侧膨胀,17例为单房。累及牙槽骨的18例病灶中,16例牙根吸收,8例邻牙移位。结论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一般为向非牙槽侧膨胀的单房病灶,伴有牙槽破坏,病灶内牙根有吸收,病变好发于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疟疾对宿主机体机能的影响,增加对寄生虫与宿主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我们从酶学角度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的肝、脾、肾初步进行了一系列酶组织化学方面的观察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引入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接种我院动物室饲养昆明株品系小鼠。4d后,与对照组相同,一面从眼球放血,一面于尾静脉注入缓冲液5~10ml洗去血液。用同一针头注入孵育液5ml,进行整体孵育。酶类有:琥珀酸脱氢酶(SDH),单胺氧化酶(MAO),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