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8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自1987年4月至lop7年4月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乳腺癌491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50例,占10.2%。现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年龄26-35岁,平均32.6岁,30岁以下3例。农村女性40例(80%)。有乳腺癌家族史2例,妊娠或哺乳期乳腺癌6例。具有首发症状49例,其中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占98%,体检发现1例。病程2个月内15例,2-6个月14例,7-12个月10例,超过1年11例。肿块发生于右侧26例,左侧24例。其中外上象限30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4例,外下象限1例,乳晕区3例。原发肿瘤(T)分期:T15例,…  相似文献   
2.
肺叶切除术后,为了彻底排气减压及引流出液需在锁中线外侧第2肋间及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各放置一闭式引流管,增加病人术后痛苦及经济负担,我院近年来试行肺叶切除术后在腋后线第8肋间单独放置一加长闭式引流管2例观察术后病人创伤减小,引流效果与放置两根闭式引流管无明显差别,且节约成本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肺叶切除术后,选内径为0.6~1.0cm,长50cm硅胶管前端剪成甲嘴状,在距管前端10cn范围内管侧壁开4到5个椭圆孔,两侧交替分布,然后,在腋中后线第八肋间胸壁做一小切口,用血管钳分开肋间肌,戳破壁层胸膜,夹住引流管尾端由小切…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食管破裂在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病率低,早期易误诊。并且食管破裂的后果极为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急性纵隔或胸腔感染、食管胸膜瘘、脓胸、营养不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所以早期确诊、避免或减少误诊、及时的外科治疗非常重要。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1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病人。因及时诊断、早期手术,治愈率达100%,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0岁。发病诱因9例为酒后剧烈呕吐,2例为暴饮暴食后呕吐发病,1例为食物中毒后呕吐所致,1例为车祸后因剧痛憋气所引起。胸中下段食管破裂2例,胸下段食管破裂10例。食管穿破入纵隔1例,入左侧胸腔8例,入右侧胸腔3例,食管破裂口均为纵形裂口,长度为2~10 cm。病史最短2h,最长3 d,平均1 d。1.2治疗方法: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准备,所有病例都在24 h内急症手术。均行食管裂口修补,先将食管裂口污染物吸净,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干净,修剪破裂黏膜,4号丝线缝合一层,纤维膜与肌层缝合一层。邻近的纵隔胸膜片缝盖。空肠上段造瘘及早管饲[1]。胸腔闭式引流渗液、积气。鼻胃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再选择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0.05),而CD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失调,且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监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机械性梗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985-1999年间11例术后胃梗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食管胃颈部吻合3例,弓上吻合3例,弓下吻合5例,占同期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病人的0.92%,其中1例同期并发吻合口瘘,11例均行剖腹探查术及支持治疗。结果 11例胃梗阻均经手术及支持治疗治愈。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梗阻同手术操作有关,术中仔细操作能减少其发生,胃空肠吻合术为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状况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2 13例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单纯手术 14 8例 ,综合治疗 65例 ,左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 192例 ,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胃颈部吻合 11例 ,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颈部吻合 10例 ,术中均清扫手术野范围内淋巴结 ,分析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不同治疗方案对五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6 4%、16 1% ,具有显著性差异 ,淋巴结转移数大于 3个者单纯手术治疗与综合治疗 5年生存率分别为 0 %、12 5 % ,亦有差异性。结论 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对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 ,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淋巴结转移状况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状况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13例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148例,综合治疗65例,左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192例,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胃颈部吻合11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颈部吻合10例,术中均清扫手术野范围内淋巴结,分析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不同治疗方案对五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6.4%、16.1%,具有显著性差异,淋巴结转移数大于3个者单纯手术治疗与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0%、12.5%,亦有差异性。结论 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宝珏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60-160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良好的术式。方法采取微创腋下小切口行肺部手术80例,选择同期舳例后外侧切13的患者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刨伤情况、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全部优,采取徼刨腋下小切口完成肺部手术,无手术死亡,切开长度6-12cm,开胸时间5-7min,术后出血量100-800mL,手术时间30—150min。术后轻度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满意。结论微创腋下小切口肺部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瘢痕小、美观、切口愈合好。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sar-comas GISS),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们自2001~2004年共收治17例患者,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和方法全组17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36~71岁,均为2001~2004年间手术患者,全部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主要症状为呃逆、胸骨后疼痛、呕血、上腹部胀痛、上腹部灼热感。术前诊断:食管癌1例,贲门癌3例,胃癌4例,十二指肠癌1例,胰腺癌1例,幽门梗阻1例,卵巢肿瘤1例,腹部肿块4例,小肠间质瘤1例。手术方式:贲门近端胃大部切除4例,胃大部切除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ARDS患者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同时加强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结果34例治愈,治愈率为85%,6例死亡,死亡率为1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ARDS,并设定适当的呼吸次数和压力,可防止呼吸末肺泡萎陷,避免过度增加肺泡压,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能够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