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采用密集型针灸治疗的同时融合钻孔减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效果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密集型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密集型针灸治疗的同时融合钻孔减压法治疗.结果:(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34/35),...  相似文献   
2.
颈源性头痛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患者疼痛程度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126例,对头痛进行VAS评分,摄颈椎正侧位片,测量颈曲弓深、颈椎曲率、颈曲夹角,与头痛评分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颈源性头痛多见于女性(72.2%),中老年多发(73.8%),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高(65.9%),不同疼痛程度之间颈椎弓深、曲率、夹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积分与弓深、曲率、夹角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颈源性头痛程度越重,颈椎曲度越小,曲度异常可能是头痛严重程度的一个潜在因素,治疗上当重视改善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15岁.主因发现下腰部局部包块15年,于2007年10月21日人院.包块初始仅为蚕豆大小,渐增至鸭蛋大小,无任何不适主诉.查体:自主体位,正常步态,腰椎曲度正常,活动无明显受限.L3水平局部包块形成,约5 cm×5cm大小,质软,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活动度可,局部皮温不高,有轻压痛,按压时双下肢无明显放射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在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1例,均采用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手术复位固定骨折。结果本组41例均获随访,平均10.5(7~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5.5周。按照Jup iter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功能优良率为75.6%。2例术后5个月发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术后8个月发现骨不连,其中2例经自体髂骨植骨后骨折愈合,1例发生肘关节严重僵硬放弃治疗。2例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但肘关节伸屈活动尚可。在术前无尺神经损伤的患者中,术后有2例早期出现环小指麻木,但手指活动正常,经对症处理术后1~3个月时症状消失;1例于术后3个月时开始出现环小指麻木、手指无力的尺神经损伤表现,术后7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同时行尺神经前移术,症状基本消失。结论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不损伤尺骨关节软骨面及尺神经,手术创伤小,能满足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是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一种较好的手术显露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下肢骨折行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股骨干骨折29例,胫腓骨骨折46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2(25~95)min,失血量平均65(20~350)ml,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69例平均随访13(7~25)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3(3.5~15)月。3例发生延迟愈合。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实施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置换组);2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切口愈合稍优于内固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73±2.04)个月。置换组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的活动范围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与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6.88%、7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岁的患者中,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总满意率分别为100.00%、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80岁的患者中,两组的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创伤小、恢复快,相较于LPHP能够显著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安全性高,且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尤其是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0例椎管内肿瘤(位于颈段8例,胸段16例,腰骶段10例,马尾区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肿瘤全部切除,2例肿瘤大部切除。随访2—5年,疼痛缓解率为88.6%(31/35),感觉障碍改善率76.3%(29/38),运动障碍改善率90.5%(19/21),括约肌功能改善率88.9%(16/18)。结论椎管内肿瘤以良性为多,重视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评价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和减少颈椎曲度丢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行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56例(锚定单开门,A组),与50例同期行传统单开门手术的患者(传统单开门,B组)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轴性症状及JOA(17分法)评分,根据X线片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d。结果:手术时间:A组(116.0±27.9)min,B组(120.0±18.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148.0±68.3)ml,B组(152.0±63.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3例(41.1%)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B组38例(76.0%)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A组改善率(61.1±24.5)%,B组改善率(53.3±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术前颈曲夹角(6.3°±5.1°)与术后颈曲夹角(6.6°±4.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颈曲夹角(5.9°±5.1°)与术后颈曲夹角(4.8°±3.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能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