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以及血清样本效价测定,综合评价黄芪甲苷注射液对动物的致敏作用,为临床拟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ASA:选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0.4、1.6 mg/kg黄芪甲苷注射液间日致敏5次,末次致敏后11 d,3倍剂量进行激发,观察30 min内动物过敏症状;PCA:选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0.5、2.0 mg/kg黄芪甲苷注射液间日致敏5次,制备抗血清;将致敏血清稀释后sc给予另一批大鼠进行被动致敏,约48 h后激发,30 min后麻醉处死,观察皮肤过敏反应;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制备的抗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 ASA:黄芪甲苷注射液在0.4、1.6 mg/kg剂量下各只豚鼠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即过敏反应阴性;PCA:黄芪甲苷注射液0.5、2.0 mg/kg剂量下大鼠被动过敏反应均为阴性,血清样本中不存在针对黄芪甲苷的特异性抗体。结论 黄芪甲苷注射液体内ASA和PCA试验均无过敏反应,动物血清中不存在针对黄芪甲苷药物的特异性抗体,提示临床使用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盐酸多柔比星溶液为红色澄明液体,不适宜采用常规的肉眼观察法进行溶血性评价,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有色注射液盐酸多柔比星的体外溶血作用,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常规家兔红细胞为实验对象,盐酸多柔比星溶液高、低质量浓度为4.0、2.0 mg/mL,分别采用血球计数法、酶标仪直接比色法和间接比色法综合评价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的体外溶血作用。结果 3种不同测定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盐酸多柔比星溶液4.0 mg/mL质量浓度下各管溶血率均远远大于5%,即发生严重溶血;2.0 mg/mL质量浓度下仅加样0.1 mL管(按试管中药物浓度折算该管相当于0.4 mg/mL药物浓度下加样0.5 mL)无溶血发生,其他各管溶血率均远远大于5%,即发生严重溶血。结论 临床直接将2.0 mg/mL的盐酸多柔比星溶液进行静脉推注发生溶血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将盐酸多柔比星溶液适当稀释后(终质量浓度不超过0.4 mg/mL)静脉给药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熊思敏  聂蓉 《护理学报》2020,27(21):1-6
目的 系统整合患者在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体验。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自建库至2020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通过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使用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45个研究结果,归纳为16个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诊断后的反应、自我管理中的问题、逐渐适应的原因。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从确诊到分娩前的自我管理存在来自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阻碍因素。在家庭社会方面,需提高家庭及社会成员对患者及疾病的关注和重视,支持和监督患者的管理。医护人员则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困惑,为不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随访和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多重耐药的病原体数量持续增加,寻找合适的抗生素替代药物的需求日趋迫切。抗菌肽作为微生物自身的防御武器,尽管还存在毒性高、稳定性低和生产成本高等限制其开发成药物的问题需要解决,但由于其具有广泛的抗菌谱、特殊的抗菌机制以及不容易产生耐药性还是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化学合成等方式来规避劣势,开发抗菌肽药物,有望成为新一类用于临床的新型抗生素,并取代传统的抗生素成为新的抗感染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厄贝沙坦缓释片中厄贝沙坦的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60)(45∶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245nm波长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12.4~185.4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5%(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TDT)患儿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揭示TDT患儿代谢模式的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定期输血的23例TDT患儿,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TDT患儿与对照组常规指标的差异,随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TDT患儿及对照组血浆样本的代谢物组成。建立OPLS-DA模型,对检测出的代谢物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差异代谢物进而分析两组间存在的差异代谢通路。结果:常规指标检验结果显示,TDT患儿较健康对照儿童铁蛋白、胆红素、总胆汁酸、葡萄糖、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显著升高,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乳酸脱氢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DT患儿中共鉴定出190种差异代谢物(VIP>1)。其中,有168种化合物显著升高,包括精氨酸、脯氨酸及甘胆酸等;有22种化合物显著下降,包括肉豆蔻酸、桐酸、棕榈酸和亚油酸等。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TDT对患儿的代谢影响主要集中于氨基酸代谢的上调和脂类代谢下调。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DT患儿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显著改变。这一发现有助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水平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上感)中的意义。方
法取103 例上感患儿和35 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浆MASP2 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进行白细胞计数
(WBC)。根据CRP和WBC值、感染不同时期及有无治疗,上感儿童分为CRP升高组(n=48)与正常组(n=54)、WBC升高组(n=
61)与正常组(n=40)、感染早期未用药组(n=68)与感染中后期已用药组(n=35),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感组
MASP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RP升高组血浆MASP2浓度与CRP值正相关(r=0.310,P<0.05),WBC升高组MASP2
水平与WBC值显著正相关(r=0.392,P<0.01),感染早期未用药组MASP2 浓度显著高于感染中后期已用药组(P<0.01),
MASP2、CRP、MBL2基因具有共同的转录因子HNF-4α结合位点。结论MASP2蛋白可能为急性期蛋白,血浆MASP2水平可作
为辅助诊断小儿上感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与5、10、20、40、60、80、100 μmol/L的大黄素作用24、48 h,MTS法检测细胞增殖;40、80、160 μmol/L大黄素作用HepG2细胞24 h,AO/EB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活性;ATP试剂盒检测细胞ATP含量,不同荧光探针加载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黄素对HepG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Ca2+浓度、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的影响。结果 大黄素抑制HepG2细胞生长,且呈时间、浓度相关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7.42±1.25)μmol/L;随着大黄素浓度升高,AO/EB双染观察到细胞核浓缩、碎裂、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40、80、160 μmol/L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caspase 3活性显著增强,ROS水平、Ca2+浓度明显增加(P<0.05、0.01、0.001),80、160 μmol/L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ATP含量显著下降(P<0.05、0.01、0.001)。结论 大黄素造成HepG2细胞内ROS堆积,ATP合成功能障碍,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进而诱导线粒体通透转运孔开放,导致钙离子和细胞色素C外流,活化caspase蛋白家族,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双任务训练对帕金森患者步态障碍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收集关于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双任务训练的临床研究文献,使用文献信息提取表提取数据,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总样本量2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步速(MD=0.10,95%CI:0.02~0.17,P=0.01)及步长(SMD=0.43,95%CI:0.17~0.68,P=0.00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步频(MD=0.70,95%CI:-2.59~4.00,P=0.68)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任务训练有助于提高帕金森患者的步速及步长,但对步频提高的效果并不显著,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