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3.
目的分析腭咽后区MRI测量参数对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OSAHS患者83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14/h)22例、中度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5~30/h)24例、重度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0/h)37例。观察各组气道阻塞部位及腭咽平面狭窄因素;对比观察不同程度OSAHS患者CPAP治疗期间MRI影像学测量参数,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观察3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颌下脂肪厚度水平。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单一部位阻塞率逐渐降低,腭咽合并舌咽部阻塞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重度组软腭肥厚、过长及悬雍垂后坠和腭扁桃体肥大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或P0.01)。3组OSAHS患者腭咽后区气道最小截面积、气道横径、气道前壁软组织厚度和气道构成比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重度组患者腭咽后区气道最小截面积、气道横径均小于轻度组、中度组,气道前壁软组织厚度、气道构成比大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中度组腭咽后区气道最小截面积、气道横径亦小于轻度组,气道前壁软组织厚度和气道构成比亦大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气道最小截面积、气道横径与OSAHS病情呈负相关,气道前壁软组织厚度和气道构成比与OSAHS病情呈正相关。3组患者体重、BMI和颌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重度组患者体重、BMI及颌下脂肪厚度明显大于中度、轻度组患者(P均0.05)。结论 OSAHS发病机制复杂,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OSAHS患者同时合并腭咽部及舌咽部多部位阻塞发生率升高。OSAHS患者CPAP治疗期间可依据MRI影像学测量参数客观评价气道重塑改变情况,定量评价气道梗阻情况,进而有利于评估病情及疗效。  相似文献   
4.
田秋真  杨建平  路军良  焦瑞华 《河北中医》2011,33(9):1348-1348,1358
肺癌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2类,早期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以介入、放疗、化疗为主,介入为中晚期肺癌的首选。介入虽然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或消除肿瘤,但是也同时损伤了人体的正气,影响了正常的脏腑功能,而中药既能治疗肿瘤,又能辅助人体的正气,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2005-03—2010-12,我们运用扶正消瘤汤配合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50例,并与单纯介入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X线、CT与MRI检查联合Weber分型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损伤程度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5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Weber分型:A型患者31例,B型患者25例,C型患者19例。右踝骨折患者39例,左踝骨折患者36例,患者的功能损伤情况: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Ⅰ、Ⅱ、Ⅲ型患者分别为9、5、8例,旋前外旋Ⅰ、Ⅱ、Ⅲ、Ⅳ患者分别为6、7、9、5例,旋后外旋Ⅰ、Ⅱ、Ⅲ、Ⅳ患者分别为9、4、2、3例,旋后内收Ⅰ、Ⅱ患者分别为3、5例。分别对患者开展X线、CT、MRI检查,以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X线、CT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联合诊断与单独诊断灵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通过MRI检查,共发现前韧带损伤患者39例,深韧带损伤患者36例。以此作为金标准,CT诊断结合Weber分型发现浅韧带损伤41例,其中与MRI一致的有35例;发现深韧带损伤34例,与MRI结果一致的有30例。CT诊断结合Weber分型与MRI诊断的一致性较强(P < 0.05);X线结合Weber分型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一致性较强(P < 0.05);通过对患者的不同严重程度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CT、X线结合Weber分型的联合诊断,其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X线、CT与MRI检查联合Weber分型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损伤程度的诊断灵敏度显著提升,同时与MRI检查的一致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男,45岁.因胸闷、气短、背部不适2个月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饱满,未见胃型蠕动波,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无异常.双肺CT平扫示:脊柱前、心脏后见一15.8 cm×10.7 cm×11.0 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CT值109 Hu,肿物向四周延伸,心脏受压向前移位,邻近椎体骨质无破坏,向下延伸至腹腔.增强扫描后见纵隔肿物呈边缘强化,其内可见规整强化血管影.MRI检查示:后纵隔肿物信号与腹腔内脂肪信号相同.影像学诊断为纵隔脂肪瘤.临床以纵隔肿瘤性质待查行手术探查,术中于后纵隔内找到肿物,切开包膜,游离其内肿物,发现为大网膜,于食管裂孔处疝入纵隔.行大网膜复位,并切除部分疝入大网膜,修补膈肌及食管裂孔.术后诊断:膈疝.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