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防治策略有限,临床疗效仍欠佳。已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可通过负性调节,维持免疫细胞的稳态和机体的健康。因此,深入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等的发生和发展中,PD/PD-L1在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紊乱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故本文就PD-1/PD-L1在SLE和RA中的研究现状,及以其为靶点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除在手术中发挥止痛与肌松弛等作用外,麻醉药的抗急性炎症和抗感染的功效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对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动物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不同的麻醉药具有不同的精确作用靶点,因此推测麻醉药的抗炎抗感染作用机制也不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介绍麻醉药的抗炎抗感染功效及其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9是一种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识别细菌和病毒DNA中的CpG基序,活化信号通路,诱导产生强烈的Thl优势免疫应答,调节IFN—α、ILs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感染和过敏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因此,靶向TLR9的药物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鼠TLR2胞外段抗原肽特异性抗体对TLR2激动剂诱导的炎症和促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原肽(T20)免疫动物制备抗体(T20抗体);体外观察T20抗体对PGN和LTA刺激RAW264.7细胞生成TNF-α和IL-6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和IL-6量;体内观察T20抗体对OVA致敏小鼠PGN致死性攻击的影响,记录各组直肠温度变化和死亡率。结果:获得小鼠TLR2特异性T20抗体;该抗体可抑制TLR2激动剂(PGN和LTA)对相应靶细胞的刺激作用,使其生成的TNF-α和IL-6显著降低;体内实验证实T20抗体对PGN加剧的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论:T20抗体可特异结合小鼠TLR2,抑制TLR2激动剂诱导的炎症及TLR2激动剂加剧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备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曾经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垃圾序列",不具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是参与免疫和炎症的重要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能扮演着关键角色,还有望成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但目前大部分研究只停留在差异性表达的阶段,关于lncRNA在其发病机制中精细的分子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也需更多的探讨和验证。本文主要对lncRNA的概述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嗜碱性粒细胞条件缺失技术的发展和高纯度细胞分选技术的应用,发现它是Th2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细胞因子IL-4的早期产生细胞,可调节Th2型免疫应答,进而参与Th2免疫相关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还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可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并可迁移至引流淋巴结,摄取抗原并提呈给初始T淋巴细胞,参与抗原递呈。本文对嗜碱性粒细胞在Th2型免疫反应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经典型PKC同工酶(PKC-ζ和PKC-ι)在尿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免疫组化法检测PKC-ζ和PKC-ι在人正常及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量的变化。接着应用不同浓度的尿蛋白(0 mg/ml、0.5 mg/ml、1.0 mg/ml、2.0 mg/ml、4.0 mg/ml及8.0 mg/ml)处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K-2细胞E-cadherin和α-SMA的表达以观察HK-2细胞转分化情况,选择诱导HK-2细胞转分化适宜的尿蛋白浓度进行后续试验。将HK-2细胞分对照组和尿蛋白组,分别给予无血清培养基和尿蛋白(4.0 mg/ml)刺激,分别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KC-ζ和PKC-ι在细胞膜及细胞浆的活化易位情况。结果:(1)两种非经典型PKC同工酶PKC-ζ和PKC-ι在正常和肾小球疾病肾组织肾小球和RTECs均有表达,在肾间质均无表达,表达量不尽相同。PKC-ζ在肾小球疾病肾组织肾小球中的表达量均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P<0.05),在MCD和FSGS的RTECs中的表达量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P<0.05)。PKC-ι在FSGS的肾小球和RTECs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在Ig AN肾组织RTECs中表达显著增高(P<0.05),在肾小球表达无明显差别。(2)不同浓度的尿蛋白刺激HK-2细胞48 h后,当尿蛋白的浓度逐渐升高时,HK-2细胞随之转变为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及α-SMA表达上调。尿蛋白浓度为4.0 mg/ml诱导HK-2细胞转分化最明显。(3)尿蛋白诱导HK-2细胞转分化时,PKC-ζ和PKC-ι无明显活化易位。结论:两种非经典型PKC同工酶均在人类肾组织表达,提示PKC-ζ和PKC-ι均参与肾脏的生理过程,但PKC-ζ和PKC-ι在尿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并未发挥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流式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RA患者组外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标记物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负选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以anti-IgE刺激为阳性对照,置含或不含IgE的微环境中,流式检测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结果:较正常人对照组,RA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高表达CD203c和IL-4(均P<0.05);RA患者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RA患者血清和其血清中纯化的IgE可使负选的正常人来源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上调CD203c表达及IL-4阳性比例。结论:RA患者嗜碱性粒活化与发病相关,且主要由IgE介导,靶向嗜碱性粒细胞及其活化通路有望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蝉花菌丝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及肾小管损伤的影响,探讨蝉花菌丝延缓 DN 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高血糖,糖尿病所致肾损伤的大鼠模型(DN)与正常大鼠一起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蝉花组、DN 组、DN +蝉花组,饲养24周。观察 DN 大鼠肾间质α- SMA、SIRT1表达及纤维化程度,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24 h 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肌酐清除率(Ccr)、肾脏指数。结果:DN 大鼠肾小管 SIRT1表达显著下降,α- SMA 表达明显上调,肾小管纤维化加速,BUN、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尿蛋白等均显著增加;蝉花菌丝治疗能显著提高 DN 大鼠肾小管 SIRT1表达,延缓肾小管纤维化进程,降低 BUN、尿白蛋白、尿蛋白及尿白蛋白肌酐比;蝉花菌丝对非糖尿病大鼠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蝉花菌丝可改善DN 肾小管病理损伤、延缓 DN 进展,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小管 SIRT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