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佳蕾  梁丹 《新中医》2012,(12):164-165
临床上小儿外感咳嗽常采取西药或中西药联合治疗。有报道,咳嗽患者5%的病例明确病因前不规则用过抗生素,其中50%的病例有过静脉抗生素治疗,42%的病例用过1种抗生素,56%的病例用过2种以上抗生素,抗生素滥用危害日益显现。笔者临床运用桂枝宁嗽汤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嗽,疗效满意,试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反复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IVF-ET)失败者接受3种不同针灸预处理后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变化情况,寻找调整ER最佳的针灸预处理方法.[方法]将90例反复IVF-ET失败后低ER、未行胚胎移植(ET)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温针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在月经干净后卵泡期开始行普通针刺治疗,至排卵期停...  相似文献   
3.
<正>李赛美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伤寒论》主持者。李师临证善于把握方证病机,圆机活法。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良多,兹择二三,以飨读者。1太阳病风疹案郑某某,女,21岁,2013年11月23日初诊。患者诉身躯皮疹瘙痒1月余,于外院皮肤科就诊乏效,刻诊:晨起及夜间7~8时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症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颈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所得资料用SAS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71.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0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自该技术诞生以来不孕症的治疗效果迅速提高,目前国内外IVF-ET的临床妊娠率已达30%~40%,但仍有不少患者移植优质胚胎出现失败,医学界普遍认为原因在于宫腔环境。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导致宫腔环境变差的重要原因,经宫腔镜治疗后息肉虽被切除,但出现子宫内膜容受性(ER)低下将延长治疗周期、降低IVF-ET成功率。如何改善此类人群ER,使他们成功妊娠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 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冻融胚胎移植(FET)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ER低下的临床疗效,探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调节ER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在IVF-ET助孕周期中因EPs行TCRP,术后出现低ER患者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在月经干净后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直至ER恢复行FE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液)治疗,直至ER恢复行FET。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类型a型率、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率、移植优质胚胎数、行FET所需时间、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类型a型率、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FET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可缩短TCRP后低ER患者行FET所需时间;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强TCRP后低ER患者宫腔血流灌注,提高内膜损伤后再修复能力,从而优化宫腔环境、逆转低ER状态,为胚胎着床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原主治蛔厥及久利,当今疾病病机复杂多变,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阴阳失调者比比皆是,为乌梅丸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空间,已非蛔厥久利所限,只要抓住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的病机,皆可随证施用乌梅丸。笔者根据其寒热并用,清补兼施之功,加减运用于寒热错杂且正气虚弱之多种疾病,收效尚佳。  相似文献   
7.
退热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佳蕾 《医学文选》2000,19(5):722-723
我院 1996年 5月~ 1999年 3月 ,采用退热解肌汤治疗外感 15 0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 0例中男 92例 ,女 5 8例 ;发热 2天以内就诊者 83人 (多数为第 1次就诊 ,未经西医治疗 ) ,发热 3天以上应诊者 6 5人 (部分经西医治疗无效 ) ,低热 15天~ 3个月者 2人。1.2 治疗方法 退热解肌汤 :石膏 80 g,麻黄 3g,桂枝 3g,煎水分多次频服。1.3 疗效 服退热解肌汤 36小时内热退为有效 ,超过 36小时热不退者无效。观察治疗 15 0例 ,总有效率为 90 % ,无效者为 10 %。2 讨 论  退热解肌汤仅此简单的三味药 ,为…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疗效。方法:54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内服以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主要功效的呀经汤剂,与对照组22例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8.2%,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可减少西药强心利尿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潘佳蕾  刘力红 《河南中医》2010,30(5):431-432
运用温阳法治疗疾病的前提是辨清阴阳,而当今多种原因导致伤阳的途径多,生阳的途径少。通过继承学习钦安卢门的四逆法并运用于临床,对于当今许多疾病都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上,口苦作为一个症状还是比较多见的,一般认为口苦辨属热证,常见于火邪为病或胆热之证.在治疗上,实火上炎,常用黄连、黄芩、栀子、黄柏等苦寒清热泻火之药治疗.若为虚火,即阴虚火旺所致,常用生地、麦冬、玄参、龟版等养阴清热潜阳之品口服.然而,引起口苦的原因不尽属热,在内伤杂病中,口苦也有主寒者,这就提示我们治疗口苦一症,需综合全身症状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