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明细胞凋亡与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大鼠肢体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相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鼠股动脉夹闭模型,阻断股动脉血流5h后进行再灌注。设立缺血组及再灌注组。再灌注组设立1、3、6、12、18、24h6个检测时相,检测肌肉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方法)。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24h内)。凋亡指数(AI)及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蛋白在短时间内升高,而后逐渐下降,Bcl-2/Bax比值逐渐降低;AI与Bax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3~24h),与Bcl-2/Bax比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肢体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有细胞凋亡机制参与,Bcl-2/Bax的比例关系向促进细胞凋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与Bax蛋白、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氧自由基与Bax蛋白、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相中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股动脉夹闭模型 ,阻断股动脉血流 5h后再灌注 ,设立缺血组、再灌注组 ,再灌注组设立 1,6 ,12 ,2 4h 4个检测时相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肌肉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MDA水平、Bax蛋白表达强度、细胞凋亡指数 (AI)进行性升高 ,且三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氧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同时参与肢体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可能通过调节Bax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比较两种方法制备脱细胞小血管支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0.5%Triton X-100 0.05%NH4OH和酶法制备脱细胞小血管支架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含0.5%Triton X-100 0.05%NH4OH处理3 d或1.0H Triton X-100 0.125%胰蛋白酶 Dnase Rnase孵育48 h,脱去犬股静脉中的细胞成分,50Co辐照消毒,血清浸泡24 h,将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接种到脱细胞支架中;进行H-E染色、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及力学检测.结果:0.5%Triton X-100 0.05%NH4OH法完全地脱去了血管细胞;细胞外基质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其形态结构与脱细胞前无明显改变;见种植细胞在支架内生长良好,连成片,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结果显示其弹性回复率和最大断裂强度好于酶组.结论:两种方法比较,0.5%Triton X-100 0.05%NH4OH法简便易行,成本低,脱细胞效果好,组织相容性佳,对力学性状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制备脱细胞小血管支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Ⅱ型胶原BMP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8只成年新西兰兔制作膝关节缺损模型并随时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缺损局部植入Ⅱ型胶原BMP复合物,对照组空白缺损,分别于术后2,6,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HE和Safranin 0染色)。结果:Ⅱ型胶原BMP复合物对关节软骨缺损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修复结果接近正常软骨。结论:Ⅱ胶原BMP复合物具有较强的诱导软骨细胞生长的能力,其诱导生长的新生软骨具有正常透明软骨的组织学表现,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于涵  李一帆  李彬  温昱 《解剖学杂志》2023,(6):476-483+544
目的:对比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和内侧副韧带(MCL)部分损伤前、后内源性竞争性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与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差异表达,探索阻碍ACL内源性修复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对兔部分损伤ACL和MCL后的RNA进行测序,获得差异表达lncRNA和差异表达mRNA,并用qRT-PCR验证,随后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分析,构建ceRNA网络。结果:共获得85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和994个差异表达的mRNA。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在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和细胞增殖方面差异较大,差异表达的mRNA在细胞因子活化和细胞黏附具有较大差异。ACL与MCL部分损伤后的核心基因差异显著。结论:兔部分损伤ACL与MCL之间的lncRNA及mRNA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为ACL损伤内源性修复障碍机制的分子层面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营养素(NT)-3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修复后本体感觉恢复的意义。方法制造Beagle犬慢性踝关节不稳动物模型并予手术修复外侧副韧带治疗,术后实验组动物手术部位NT-31周,分别于术后3、6个月对外侧副韧带组织进行氯化金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电生理检查(包括体感诱发电位和腓骨肌肌电图),评价韧带内神经结构的形态功能情况。结果慢性踝关节不稳外侧副韧带手术重建后,韧带内本体感受器较正常形态不典型,体积小;与对照组相比,NT-3治疗组韧带内本体感受器形态、体积更偏向于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腓骨肌肌电图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NT-3可以促进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治疗后本体感觉的恢复,从而有利于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康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将26例52侧成人朋静脉标本等分为远侧、中间、近侧1/3段,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观察,用数控游标卡尺(精度0.01 mm)测量瓣膜相关数据,并对瓣膜进行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H-E染色,以观察(月国)静脉瓣的组织构造.结果:(月国)静脉瓣膜数为(2.04±1.31)个,瓣膜游离缘主要为半月形(97.2%).瓣膜以双叶瓣为主(97.2%),其近侧1/3段和中1/3段以前后侧瓣为主(P<0.05).瓣膜的腔面和窦面均覆着一层内皮细胞,其管腔面内皮细胞下存在数层弹力纤维,瓣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结论:本文提供的胭静脉瓣的形态特征和数据将有助于临床朋静脉瓣膜相关疾病的诊治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  相似文献   
8.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条件 ,为研制骨组织工程材料选择种子细胞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取兔新生仔长骨骨髓进行培养 ,观察其传代细胞生长特性和生长曲线 ,测定培养细胞分裂指数和贴壁率。结果 兔骨髓基质细胞生长至第 5代 ,性状稳定 ,生长曲线相似 ;第 4天分裂指数最高 ,为 92‰ ;传代后 10h贴壁率最高。结论 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早期生长性状稳定 ,增殖速度快 ,适应性强 ,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男性骨髓,体外全骨髓培养,传代后采用免疫微珠分选方法收集CD南细胞,EGM—MV2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EPCs,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选细胞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EPCs特殊分子标志物CD34,CD133和VE-cadherin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选细胞超微结构,UEA-1和Dil-ac-LDL双染色法检测分选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分选后细胞培养第3天出现集落样生长,集落边缘细胞形态伸展呈梭形或多边形,传代后呈现串珠样排列;培养至5~6d,细胞连接成大片条索状结构;CD34^+、CD13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4.13%、93.29%,其表面特异性表达CD133、CD34、VE-cadherin,具有EPCs形态特征,能吞噬Dil-ac-LDL并结合UEA-1。结论成人骨髓来源的EPCs经体外培养后形态、增殖率、生存能力、表面标志表达、功能等均较为稳定,可作为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或用于干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心律失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传导系( 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CCS)结构改变与心电生理特性的关系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为心传导系组织结构的异常带来的冲动形成和/或传导异常[1].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微细结构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地显示心传导系各组成部分的精细结构、准确位置,以及毗邻关系,有助于探索哺乳动物心传导系发育过程中微细结构的形态演变及起搏通道分布,为心传导系研究提供更多形态学数据,为探讨心律失常发病的病理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现就哺乳动物数字三维重建心传导系的现状、心传导系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选择、重建起搏离子通道的立体分布、三维可视化软件系统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