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基于Child Life人文照护模式的应用,总结一例重症超高体重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儿童及家庭住院体验及压力应对的有效性。 【方法】通过增加Child Life人文照护模式,实施有效社会心理风险评估,根据此照护模式的要素给予患儿及家庭尊重与信任、参与多团队诊疗过程、医疗游戏辅导及陪伴、家庭社会支持、医疗信息共享、家长参与照护等方法,实现以病人-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结果】患儿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血糖控制稳定,顺利转出ICU并顺利出院,居家状态良好。【结论】Child Life人文照护模式的应用,提供个性化护理,提高患儿及家长住院体验和住院满意度,同时也提高多团队医疗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监测PICU非感染外科患儿体温(T)、WBC、 CRP和IL-6,探讨这些指标对发生医院感染(院感)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3日至2017年3月15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且符合本文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的外科急危重症患儿。根据是否发生院感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记录4个时点T、WBC、CRP和IL-6[P1为入住PICU后4 h内,P2~P4分别为P1后(48±1) h、(120±1)h和(192±1) h],分析其对院感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等。 结果:42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院感组11例,非院感组31例,两组在性别,入PICU时年龄、体重、T、WBC、CRP、IL-6,基础疾病分布和有创操作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心静脉置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院感组与非院感组T、WBC、CRP和IL-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分别为0.778、0.765、0.767和0.704,预测院感的最佳界值分别为T 37.3℃、WBC 10.3×109·L-1、CRP 27.0 mg·L-1和IL-6 55.0 pg·mL-1,敏感度63.6%~90.9%,特异度64.5%~83.9%。性别、年龄、入PICU时CRP、原发疾病、4种有创操作、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和留置尿管均不是院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项观察指标共有11种不同的组合,预测院感的AUC为0.754~0.842,敏感度72.7%~90.9%,特异度71.0%~96.8%。 结论:T+WBC+IL-6同时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院染的预测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并评价儿科患者病情恶化早期风险评估及预警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 risk assessment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IRA-EWS)。方法 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参考模型(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reference model, CDSS-RM)为理论框架,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炼IRA-EWS功能清单,以专家论证会讨论完成系统设计。采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进行IRA-EWS的应用评价。结果 IRA-EWS包括以下功能:颜色预警,以红黄绿代表高中低程度的病情恶化预警级别;评估触发,基于结构化字段自动触发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PEWS)评估;决策支持,基于不同预警级别的护理计划予以决策支持;趋势展示,以可视化图表呈现单次住院周期内PEWS评分趋势;数据共享,医护实时共享中高风险预警。临床护士对IRA-EWS的使用体验平均得分为(97.46±0.90)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用户满意”,最低的是“系统质量”。结论 基于CDSS-RM并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儿科ICU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并进行临床应用,旨在提高ICU危重患儿医疗护理数据的记录质量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 以临床决策支持理念为基础,构建儿科ICU抢救、输血、术后复苏数据采集模式,实施现代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移动护理体系。统计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ICU不同临床场景下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使用情况及ICU护士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抢救模式启动328例次,输血模式启动8 014例次,术后复苏模式启动1 622例次;采用电子病历记录文书共4 323例,其中儿科ICU 1 793例、新生儿ICU 1 600例、心脏ICU 930例。护士对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92.47±1.62)分。结论 儿科ICU不同护理监测数据采集模式的构建有效整合了急救、输血、术后复苏时各项文件的书写工作流程,通过人工及信息双重核对保障了ICU床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简化了护理工作程序,改善了护理文书记录质量,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对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的实施现状、开始时机、持续时间、运动方案类型等进行综述,对运动方案实施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儿开展早期循序渐进运动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危重症儿童早期循序渐进运动,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是否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率产生影响。 方法 对PICU和C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组(29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7天更换敷贴;对照组(28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8天再次更换敷贴。试验组在第7天、对照组在第8天更换敷贴时对敷贴下皮肤进行采样,比较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的差异性。 结果 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培养了228个采样点,其中61个采样点(26.75%)出现阳性结果;两组间各采样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结论 在严格无菌屏障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不会增加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  相似文献   
7.
陆春香  王文超  顾莺  沈伟杰 《全科护理》2023,(19):2689-2692
目的: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元化规范化培训,在有创机械通气护理证据转化中应用并评价其成效。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以危重症儿童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相关证据总结为培训内容,采用多元化培训方式,比较培训前后PICU护士有创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临床实践水平。结果:培训后PICU护士通识卷、进阶卷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临床实践的9个维度中,除手卫生及撤机后抢救外,其余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元化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基于循证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策略的传播,规范护士的临床行为,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对于患儿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探索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10月选取我院儿童危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脏监护病房(C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士,采用ICU儿童身体约束知-信-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在儿童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8.32±1.604)分,属较好水平;护理人员对于身体约束的使用呈中性态度,得分为(30.2±5.18)分;身体约束的行为得分较高,得分为(37.05±3.753)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护士在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接受过培训、护龄及ICU工作年限均对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有所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负相关(r=-0.246,P0.05),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36,P0.05);身体约束态度与身体约束行为之间无相关关系(r=0.016,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身体约束呈中性态度,身体约束行为较为得当。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分别从“结构”和“过程”2个方面对危重患儿早期运动实施“结果”的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危重患儿开展早期运动提供借鉴,为管理者制订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Cam型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9月至2019年9月13例FAI患者(均以Cam型为主)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变化。结果:Harris评分术前(67.69±5.15)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2.23±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S评分术前(4.85±0.80)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3±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髋关节镜治疗FAI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