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1.
<正>近年来,为了降低血液报废率,血站通常在采血前,先对献血者进行一些快速、简便的初筛,合格后再进行采血和实验室初复检。常用的初筛项目是ALT+HBsAg。国内有大量  相似文献   
2.
段金娥 《吉林医学》2014,(8):1679-1680
目的:探讨临床产科红细胞(RBC)和新鲜冰冻血浆(FFP)合理输血指征。方法:对24家医疗机构产科RBC和FFP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RBC输注167例,占95.98%,FFP 7例,占4.02%。输血目的:输RBC纠正贫血151例,占90.42%,提高血液携氧能力16例,占9.77%;;输FFP妊娠期补充营养1例,产后和手术出血扩充血容量6例。结论:产科输血不能仅靠血红蛋白(Hb)检测值的高低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应根据孕产妇的年龄、身体状况、分娩时机和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有无缺氧应为是否需要输血的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站采血量不正确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对2008~2009年的采血不足量、过量例数及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采血量不正确率为1.42%,2009年为0.99%,两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引起采血不足量、过量的常见原因有:血流因素、献血反应、仪器设备和人为因素等。结论查找采血量不正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采血量的不正确率,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献血宣传教育策略,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方法设置调查表,对2011年8月参加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中,非医务人员对10项内容的知晓率为0~50%;医务人员对其中7项知晓率为88%~100%,另3项的知晓率仅在20%左右。再次献血者知晓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血站应注重人员培训,改善献血环境,加强对初次献血者、非医务人员献血者安全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6.
济源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血液初筛ALT异常的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是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血液资源浪费,节省材料成本,进一步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原因,我们对本地区6 460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的血液初筛ALT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1],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淘汰的原因,探讨我国对阳性献血者进行确认的必要性。方法对2008—2010年济源市无偿献血者血液ELISA检测淘汰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将2007—2010年ALT单项不合格及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 0.7≤S/CO<1的献血者作为随访检测对象。结果2008—2010年无偿献血23 016人次,淘汰362人次。初次献血16 110人次,淘汰261人次,固定献血(献血次数≥3次,每年至少献血1次)6 906人次,淘汰101人次。初次与固定献血者淘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阳淘汰274人次,占淘汰人次的75.69%(274/362)、双阳淘汰88人次,占24.31%(88/362)。抗-HIV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经市CDC确认均为阴性。2007—2010年随访检测:ALT不合格153人次,合格122人次,合格率79.74%;HBsAg、抗-HCV、抗-HIV、抗-TP4项共检测144人次,合格132人次,合格率91.67%。结论应建立合理的献血屏蔽淘汰管理制度。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 ELISA检测不合格者,定期进行随访。采供血机构应逐渐开展集中化检测,提高检测质量,开展阳性标本确认实验,避免ELISA检测假阳性的献血者被排除。  相似文献   
8.
713例献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献血者安全,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站相关人员对全市2003-20(18年无偿献血者发生全身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阶段性调查分析,根据存在问题,加强了对无偿献血者献血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了献血服务质量,降低了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