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对大鼠泌乳素腺瘤细胞株GH3细胞Calbindin-D9k(CaBP-9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ⅡCI 182780是否能够拮抗雌激素对CaBP-9k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GH3细胞作为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体外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CaBP-9k在GH3细胞的表达情况;E2分3个剂量:10-8、10-9、10-10 M对GH3细胞作用24h,分别以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aBP-9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E2以10-8 M的剂量对GH3细胞作用24 h,同时设ⅡCI 182780拮抗组(10-6M),被用于研究ER介导的通路对CaBP-9k表达的影响;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CaBP-9k与ERα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在GH3细胞中,CaBP-9k的表达水平随E2给药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当同时给予ⅡCI 182780时,E2诱导CaBP-9k表达的作用被拮抗,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证实,在GH3细胞中,CaBP-9k与ERα能够直接结合,E2能够上调2者的相互作用.结论 雌激素可能通过ERα途径诱导GH3细胞CaBP-9k的表达,且CaBP-9k与ERα能够直接结合相互作用.提示CaBP-9k可能参与GH3细胞ER途径相关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CT三维重建图像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平扫及三维重建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平扫及三维重建图像资料。结果嗜酸性肉芽肿多发2例,单发3例,共9个病灶;其中额骨病灶4个,颞骨3个,顶骨2个。CT主要表现:病变密度不均匀,起源于颅骨板障并侵犯内、外颅板,病灶内残留小骨片(钮扣骨)、脂质和周围软组织改变,硬脑膜受侵情况显示清晰。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病变大小、边缘范围、病灶内有无死骨及边缘骨质的受损程度。结论CT平扫与三维重建图像结合,能提高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以枸橼酸缓冲液腹腔注射为对照,治疗组则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参麦注射液干预治疗。采用心室插管对大鼠心功能进行评估;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脏组织中胶原水平;二氢乙啶染色观察大鼠心脏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观察大鼠心肌组织中I 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心功能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心功能则显著恢复(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心肌组织ROS及胶原生成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I 型胶原及TIM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治疗组I 型胶原及TI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MMP-2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而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载体细胞行脑内移植治疗胶质瘤,如何证实其为最好的药物载体?目的:将DAPI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模型鼠脑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内的迁徙与定位.方法: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立体定向仪将培养好的C6细胞注入大鼠脑内,建立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将DAPI标记于培养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模型鼠脑内;移植后第3,7天处死大鼠,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内的分布及与肿瘤细胞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以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模型鼠脑内主动聚集于肿瘤血管周围,并能与肿瘤细胞发生融合.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超声辅助定位5例.结果 室管膜瘤17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I ~II级)8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转移瘤、畸胎瘤各1例.室管膜瘤全切率82.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为50.0%,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为33.3%,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转移瘤均全切,脂肪瘤和畸胎瘤次全切.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I级23例,II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超声有助于术中肿瘤定位,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溴隐亭对雌激素诱导Fisher344( F344)大鼠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治疗作用及雌激素受体(ER)ERα、ERβ、多巴胺2型受体(D2R)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泌乳素(PRL)、ERα、ERβ及D2R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PRL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PRL水平(3579.8 ±412.5)μg/L与对照组(19.6±5.2) μg/L比较显著增高,治疗组(110.8±21.3) μg/L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与治疗组ERα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组ERβ的表达水平高于另两组;D2R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隐亭可抑制雌激素诱导的F344大鼠泌乳素腺瘤生长及PRL分泌,具有治疗作用.ER可能在泌乳素腺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体外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从大鼠股骨、胫骨中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以形态学方法鉴定间充质干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利用含10 ng/ml bFGF的LG-DMEM及含200μmol/L BHA、2%DMSO的无血清DMEM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结果经原代及传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类似于成纤维细胞;成神经元诱导24 h后,多数MSCs变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胞体向胞核收缩并有较多的长突起,免疫组化显示神经元特异性标志NSE、神经巢蛋白Nestin染色阳性。结论体外成功的进行了MSCs原代及传代培养,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迅速并可多次传代,经诱导后具有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8.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载体细胞行脑内移植治疗胶质瘤,如何证实其为最好的药物载体? 目的:将DAPI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模型鼠脑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内的迁徙与定位。 方法: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立体定向仪将培养好的C6细胞注入大鼠脑内,建立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将DAPI标记于培养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模型鼠脑内;移植后第3,7天处死大鼠,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内的分布及与肿瘤细胞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以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模型鼠脑内主动聚集于肿瘤血管周围,并能与肿瘤细胞发生融合。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