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枯否细胞,并探讨LPS刺激对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原位灌注、密度梯度离心和早期细胞换液等方法分离纯化大鼠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并采用墨汁吞噬和ED2染色试验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TNF-α表达和分泌采用RT-PCR和酶联免疫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结果:成功分离和纯化大鼠肝KC,并经墨汁吞噬和ED2染色试验鉴定证实;LPS刺激KC细胞内TNF-α mRNA的表达较非刺激细胞(PBS处理细胞)显著升高(1.10±0.02vs0.09±0.01,P<0.001).另外,LPS刺激较非刺激KC培养上清液TNF-α蛋白的水平也显著升高(487.10pg/mL±5.56pg/mLvs39.41pg/mL±15.30pg/mL,P<0.001).结论:原位灌注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KC,LPS刺激可诱导其表达和分泌大量TNF-α.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是一类因多种病原菌引起的机体全身性的过度炎症反应,临床症状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相似,由于目前缺少理想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尽管近年来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不断进步,但脓毒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本文就近几年临床应用较多、研究较热门的诊断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中的分布并探讨γδT淋巴细胞在GD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的GD患者59例作为GD组,另选择同期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相关甲状腺指标[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的比例,分析γδ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HLA-DR及协同刺激分子CD40配体(CD40L)与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水平。结果 GD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FT3、FT4、TPOAb、TG-Ab、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Vδ1γδ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Vδ2γδ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γδT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从中药大黄中提取主要游离蒽醌的实验方法,寻求简便高效可行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别用碱溶一酸沉法;乙醇直接提取法;硫酸水解一乙醇提取法;硫酸一氯仿、乙醚提取法等,来提取大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结果:汇总以上大黄中提取总蒽醌的方法发现,实验室用硫酸和氯仿(1:5)混合溶液提取两次,共3h,简便高效。结论:硫酸一氯仿提取法在实验室提取中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8例脑出血患者?125例脑梗死患者和147例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上海地区汉族人群,3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等基线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分别进行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测定,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基因突变频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CT + TT基因型(9.3%?9.6%)和T等位基因(4.7%?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和1.0%,P < 0.05),脑梗死组中发现1例TT基因型,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TT基因型,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β = 1.712,OR = 5.537,95%CI:1.120~27.381,P = 0.036),与脑梗死的相关性(β = 1.432,OR = 4.187,95%CI:0.934~18.774,P = 0.061),表明C242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脑出血?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多态性与脑出血?脑梗死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与高血压和饮酒等传统危险因素相比,C242T多态性对脑梗死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UⅡ/UT系统在LPS刺激大鼠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TNF-α和IL-1β表达和分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KC。细胞分组和处理方法:正常对照组urantide(-)LPS(-)、urantide或UⅡ处理组urantide/UⅡ(+)LPS(-)、LPS刺激组urantide(-)LPS(+)、urantide或UⅡ预处理组urantide/UⅡ(+)LPS(+);细胞内基因表达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质分泌水平采用ELISA分析方法检测。结果 LPS刺激后,KC内UⅡ、UT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UⅡ多肽水平显著升高,但urantide预处理组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Urantide处理组细胞UⅡ/UT mRNA和上清液UⅡ多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PS刺激后(LPS刺激组、UⅡ预处理组和urantide预处理组),TNF-α和IL-1βmRNA表达和蛋白质分泌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urantide预处理组较LPS刺激组和UⅡ预处理组显著降低(P0.01),LPS刺激组与UⅡ预处理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UⅡ或urantide处理组KC上述前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Ⅱ/UT信号系统可能在LPS刺激肝KC前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和分泌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Urotensin Ⅱ(UⅡ)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损伤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A组)、预处理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和预处理模型组(D组).模型动物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腹腔注射,预处理动物在造模前30min,用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0.6mg/kg尾静脉注射.LPS/D-GalN攻击12h后,采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并观察24h小鼠存活情况;采用Reitman-Frankel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水平;采用HE染色显微镜观察肝组织损伤程度;RT-PCR法检测UⅡ及其受体UT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UⅡ多肽分泌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UⅡ多肽及其UT受体蛋白质表达.结果:C组小鼠死亡率为66.7%,A、B和D组所有动物均存活;LPS/D-GalN攻击引起C和D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D组较C组显著降低(2271.09U/L±102.24U/Lvs1160.67U/L±258.32U/L,1569.42U/L±204.04U/Lvs1030.31U/L±108.09U/L,P<0.01);C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明显,见大片出血性坏死及炎症表现,D组肝组织结构保持完整,仅有局灶性出血坏死,炎症明显减轻;C和D组小鼠血清UⅡ多肽水平较A和B组高(P<0.01),但D组较C组明显降低(3.73g/L±0.52g/Lvs1.90g/L±0.27g/L,P<0.01);LPS/D-GalN诱导了C和D组小鼠肝组织UⅡ和UT的mRNA及蛋白质高水平表达,而D组的表达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LPS/D-GalN可诱导ALF小鼠肝组织表达和分泌UⅡ,并促进肝组织UT受体的表达;UⅡ的表达与分泌可能存在正反馈调控机制;UⅡ/UT受体介导了LPS/D-GalN诱导的ALF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DcR3又名TNFRSF6B/TR6/M68,其编码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20q13.3,是一种缺乏穿膜结构域的可溶性受体,DcR3编码长度为300个氨基酸(NCBI accession #NM_032945),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0 000的糖基化蛋白,有2个变异体DcR3v1( NCBI accession#AAM94173)和DcR3v2(NCBIaccession #AAM94172),分别编码74和139个氨基酸[1].DcR3能够中和3种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死亡因子(Fas)、LIGHT和TL1A]的生物学效应.现将其在疾病检测中的进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蛋白酯酶(LPL)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RFLP方法以及基因扩增产物测序方法,检测12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14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LPL HindⅢ基因多态性,并测定血脂和血糖。结果脑出血组T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8%和9.2%;对照组分别为82.3%和17.7%。脑出血组G等位基因频率和GG基因型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G、LDL-C、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TT基因型人群TG水平较TG+GG基因型人群明显升高(P<0.05)。调整年龄、高血压、高血糖等相关因素,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L HindⅢG等位基因可能是一个保护性因素(OR=0.392,95%CI:0.1910.805,P=0.011)。结论 LPL 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有一定关联,LPL HindⅢG等位基因突变可能是脑出血发病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