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 ,研究其机制及评价疗效。方法 治疗组 2 6例重型肝炎 (重肝 )患者 ,其中急性、亚急性重肝 14例 ,慢性重肝 9例 ,酒精性重肝 2例 ,钩体病黄疸型重肝 1例。在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ALSS治疗。对照组 2 9例重肝患者 ,急性、亚急性重肝 8例 ,慢性重肝 2 1例 (其中肝性脑病 5例 ) ,仅给予综合护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急性、亚急性重肝治愈好转率为 71 4 % ,对照组为 2 5 0 % ;治疗组慢性重肝治愈好转率为5 5 6 % ,对照组为 9 5 2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LSS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治疗组中 3例进行肝移植 ,2例存活 ,其中l例反复肝性脑病患者经 2O次ALSS治疗后 ,成功地进行了肝移植并存活 (3例肝移植患者均是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做 )。结论 ALSS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ALSS对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早期、中期疗效较好 ,也为肝移植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α是最早被广泛认可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但其持续应答率不高。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药物,临床上以其高效、方便、无明显毒副反应而受到临床的重视,但其停药后易复发、耐药变异率高等又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联合用药有可能提高疗效和推迟耐药性产生,笔者选取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使用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以探讨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及对HBV DNA的影响.方法:将164例慢乙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2组均予拉米夫定10 m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加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2 mg肌内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水平及HBeAg、HBV DNA.2组各有40例患者具有肝穿刺指征,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比16%,90%与71%,均为P<0.01);2组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3%和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组织纤维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为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能提高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的远期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1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TLC〉1300个/μl组(G1组)和TLC≤1300个/μl组(G2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1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为口腔念珠菌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G2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3.6%,高于G1组患者(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LC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结论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TLC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TLC,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肝患者89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治疗,观察3、6、9、12、15、18个月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治疗6个月时均显著升高,6个月后仍继续上升,但趋于平稳。HBeAg血清转换率治疗3个月时为0.00%,6、9个月时显著升高,9个月后仍继续上升,但趋于平稳。所有患者ALT均于9个月时复常。所有患者18个月时未完全应答率为34.83%,完全应答率为11.24%,总应答率为46.07%。9例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但未再进一步恶化,此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疗效显著,且相对安全可靠,其肾毒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探讨糖代谢紊乱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析我院138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以重型肝炎分型和空腹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临床意义。结果:(1)重型肝炎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但重型肝炎分型与血糖水平变化无关(P〉0.05);(2)重型肝炎血糖异常组的病死率是血糖正常组的2.52倍(P〈0.01),空腹血糖水平越低,病死率越高(P〈0.01);(3)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低,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越高(P〈0.01)。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高,尤其是低血糖。血糖越低,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监测空腹血糖水平对于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7.
210例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1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TLC>1 300个/μl组(G1组)和TLC≤1 300个/μl组(G2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1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为口腔念珠菌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G2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3.6%,高于G1组患者(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LC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结论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TLC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TLC,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