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洋金花和葡萄糖-胰岛素-钾(GIK)极化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疗效.方法:100例SS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洋金花散剂0.3 g,口服,每日1次,10%葡萄糖500ml+胰岛素8u+10%氯化钾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计14 d;对照组32例仅行上述极化液静脉滴注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平均心率、24 h总心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后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洋金花和CIK极化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有少数患者因肺结核症状不明显或糖尿病症状掩盖而延误了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 ,应引起临床上重视。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 1 985 )及我国现行 5类结核分型( 1 998) ,将我院自 1 985年以来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 1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糖尿病 5 1 2例 ,合并肺结核 1 6例 ,占 3 1 3%。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9例。年龄 2 0~ 39岁 4例 ,40~ 5 9岁 3例 ,60岁以上 9例。 1 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糖尿病病程为 1月~ 2 3年 ,其中 1月~ 8年 2例 ,8~ 1 6年 6例 ,1 6~ 2 3年 8例。Ⅰ型糖尿…  相似文献   
3.
桂心  谢小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03-3604
基底节区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引起,具有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到了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临床实践表明,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研究在通过对4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以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42~75(52.3±8.5)岁;所有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入院时经CT检查确诊为基底节出血;GCS评分≥8分,平均(1O.5±1.8)分.均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同侧脑卒中病史等病的患者[2].将9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取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作为微创组,45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作为保守组.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辅以尿激酶采用个体化原则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微创尿激酶溶解组(尿激酶组)和微创冲洗引流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于发病6~24 h行YL-1型针微创穿刺,慎抽吸,不冲洗,根据情况分别以尿激酶1万~2万单位或5万~10万单位分次溶解血肿,CT复查引流效果。并与微创冲洗引流组50例作为对照,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激酶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尿激酶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辅以尿激酶采用个体化原则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微创冲洗引流。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方法:42例结核性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常规多次胸腔穿刺。对照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抽放胸水量多(P〈0.01)、胸水消失时间短(P〈0.01)、胸膜肥厚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优于常规胸腔穿刺。  相似文献   
6.
桂心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58-2760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粘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粘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桂心  谢小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82-3184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还原黏度和血细胞比容、SSS评分明显下降(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1),在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因人制宜的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康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05—2013-05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立体定向穿刺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4.4±5.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5.4±8.1)d;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26 297.32±5 355.14)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32 145.26±6 738.44)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恢复良好52例,恢复较差8例;对照组恢复良好34例,恢复较差26例,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6 9,P=0.000 3)。治疗组中31例生活自理,22例轻度偏瘫,7例中重度偏瘫。对照组12例生活自理,28例轻度偏瘫,20例中重度偏瘫。2组患者随访3个月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术缩短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且近、远期疗效显著。对于出血量超过30mL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