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03年1-6月共收治SARS(sever ae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疑似病例134例,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41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是目前作为临床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探讨外周  相似文献   
2.
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时,达到教学要求,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难题。我们对完成诊断学学习并已进行理论和体格检查考试的2005届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进行调查,探讨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后犬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变化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心肺复苏后犬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2组:心肺复苏组(CPK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抽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复苏后6h取肺组织行MDA、SOD和NO测定以及行肺形态学检查。结果血清TNF-α、IL-6浓度在复苏后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并高于本组电击前及同时间的空白对照组(P〈0.05),CPK组肺组织的MDA、NO的含量高于空白组(P〈0.01),而CPK组肺组织的SOD的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CPK组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大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炎症因子TNF-α、IL-6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20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HR,RR,SBP,DB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应用无创性BiPAP鼻(面)罩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只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患者有效地通气就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机械通气,无创性BiPAP通气是抢救急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和掌握群体性伤害事件病例的原因和发病规律,以提高群体性伤害事件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群体性伤害事件146的临床资料.结果:群体性伤害事件以食物中毒最多见,占32.2%,治安事件和生产事故患者以男性为主,其他事件男女患者例数接近.食物中毒以小于18岁年龄段最多,其次为18~40岁年龄段,治安事件和交通事故发生人群集中在18~40岁年龄段.45.6%的群体性伤害事件患者经过急诊处理后离院,50.1%的患者需要留观治疗,只有4.3%的患者需要入院治疗.结论:掌握本地区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原因和发病规律,有助于提高群体性伤害事件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抵抗(IR)、血脂紊乱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NIDDM并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空腹血糖(FBG)及血浆胰岛素(FINS)的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体重指数(BMI),并与NIDDM无脂肪肝患者作对照。结果:NIDDM并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相比较,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FINS、IRI均升高(P<0.05)。结论:NIDDM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对NIDDM尽可能防止高胰岛素血症,控制血糖,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减少IR,对预防和减少NIDDM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犬血TNF-α、IL-6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犬心肺复苏后6h内血TNF-α、IL-6含量的变化。方法:12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6):心跳骤停后予常规心肺复苏术。在心跳骤停模型建立前、复苏成功即时、复苏后1 h、2 h、4 h、6 h取血标本。空白组(n=6):不诱发室颤,取血标本时点与实验组一致。结果:在心跳骤停犬恢复自主循环后2h开始血中TNF-α、IL-6水平出现明显的升高(P<0.05),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TNF-α、IL-6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干预TNF-α、IL-6将会减轻再灌注损伤的急性炎症反应,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发病6小时内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用放免法测定患者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及1周血浆IL—8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中36例再通,12例未通。两组溶栓后血浆IL—8水平在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于48小时达峰值。结论:①IL—8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血浆IL—8浓度能反映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与损伤程度。②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后血浆IL—8浓度较未灌注者低,溶栓再灌注挽救心肌而减轻的炎症反应程度足以抵消再灌注炎症损伤。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IL—8动态变化及峰值浓度不是判断溶栓再通情况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应用BiPAP S/T-D30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26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iPAP组治疗前后比较pH、PaO_2、PacO_2、SaO_2有显著差异(P<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比较PaO_2、SaO_2有差异(P<0.05),而pH、PaCO_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能迅速改善病人的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减轻症状,减少建立人工气道的可能性,是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无创性有效、方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中CPR失败40例、成功17例,成功率为30%。36例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CPR成功15例.成功率为42%;2l例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CPR成功2例,成功率为10%。37例CPR开始时间≤6min者中成功15例,成功率为41%;20例CPR开始时间〉6min者中成功2例,成功率为10%.院内CPR成功率高于院前(P〈0.05);CPR开始时间≤6min成功率高于〉6min者(P〈0.05)。结论:CPR开始时间及复苏地点是影响成败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