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时间治疗学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在对人的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周期具有节律变化的认识基础上 ,进而对疾病采取择时治疗以收事半功倍之奇效的一种方法(1)。《内经》对时间列的年、季、月、日、时等各节段与生理、病理、诊疗、预后的关系均有深刻阐述 ,同时认为“逢时而刺”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灵枢·卫气行》中提出病在于三阳 ,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 ,病在于三阴 ,必候其气在于阴分而刺之。因此 ,针灸临床中 ,无论是诊断、治疗、预防皆重视择时施治原则 :年、月、日节律。1按年节律施治人体阴阳随季节变异发生规律性变化 ,人体各部经气…  相似文献   
2.
试谈平衡阴阳法在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风后偏瘫以肢体关节痉挛最为多见,研其病机,不越阴阳失调,故拟平衡阴阳法治之,并探讨本法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具体应用及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肝治心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肝与心五行相生、经络相连”的角度论述了肝与心的密切关系,并深入阐述肝对“血”、“脉”的调节的作用,提出“肝心共血脉”的论点,丰富了“七情之由做心痛”的理论依据,为“从肝治心”法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4.
从肝治心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观察从肝治心组方(CGZXP)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CGZXP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设CGZXP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 (NSDZ) 组;制模后1周及2周后分别取材,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法染色,LEICA Q550CW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与心肌纤维密度比值参数的变化.结果:CGZXP治疗组1周和2周单位面积毛细血管密度及毛细血管密度与心肌纤维密度的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CGZXP能促进大鼠缺血心肌毛细血管生成,可能是其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即止的一种病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故对其致病原理及治疗方法的探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针灸技能实训教学中设计运用"加强师资培训,规范操作方法"、"做好课前准备,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改革考试方法,增加技能考核"四步教学法。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实训报告书写、理论知识考试、操作能力考核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四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确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的需要,针对本实验学科特点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和CGRP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等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CGRP进行疗效比较,找出最佳中医治疗方法,并为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提供临床治疗依据.结果:3种不同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ET,升高CGRP,尤以针药结合组显著,各组之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 or P<0.01).结论:1.单纯运用电针和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电针与药物结合运用效果更好.2.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UC大鼠组织中粘附分子CD44、CD54含量以及用酶免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CD44、CD54及血清中IL-2含量较正常鼠低(P<0.01);埋线后能显著提高组织中CD44、CD54含量,且优于SASP组,在提高血清中IL-2含量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埋线性与模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对UC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SE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以神门穴、合谷穴作对比研究。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合谷组,用无机磷比色法测定SERCA活性、RT-PCR法分析SERCA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SE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电针内关组优于电针神门组(P〈0.05,P〈0.01)。结论:电针内关上调心肌SERCA基因表达,增强SERCA活性是实现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电针内关与电针神门两组疗效差异说明经穴对靶器官机制调节作用与经脉(穴)脏腑间的特异联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