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近4年睾丸附件扭转32例睾丸附件扭转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睾丸附件扭转早期直接征象表现为睾丸与附睾间出现类圆形结节,较正常明显增大,回声减低、不均匀,呈"网状",CDFI显示类圆形结节内无血流信号,但同侧附睾头和睾丸血流信号较丰富。后期表现为类圆形结节明显缩小,回声增高。结论高频超声对睾丸附件扭转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成为目前诊断睾丸附件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超声征象在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致膀胱功能障碍的超声声像图特点6例。结果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中均出现膀胱残余尿量,其中4例有膀胱黏膜皱襞增粗,3例有膀胱憩室,3例出现肾积水。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但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是又高又早,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膀胱特殊超声征象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做出良好提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前肌疝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对疝块进行多方位扫查,以明确疝的来源及程度。结果:13例胫骨前肌疝患者于胫骨前方中上部扫及等回声团,呈可复性,其中10例患者可见胫骨前肌胫侧筋膜的连续强回声中断,呈低回声空隙。结论:超声是诊断胫骨前肌疝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肺脓肿采用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8例外周肺脓肿患者于全身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行18GPTC介入穿刺针穿刺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冲洗治疗。结果 28例外周肺脓肿患者,穿刺抽吸及置管引流后,患者自觉症状迅速好转,体温在16~24h内降至正常,2周内脓腔消失25例,脓腔明显缩小的3例。于3周后复查脓腔消失。结论外周肺脓肿患者在全身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同时行脓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可缩短疗程,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其中病灶位于左侧大阴唇皮下4例,右侧大阴唇皮下3例。结果 7例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中,2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误诊为前庭大腺囊肿,2例误诊为脂肪瘤,1例误诊为皮脂腺囊肿,误诊率71.43%(5/7)。病灶超声均表现为近椭圆形、边缘完整的包块,内部整体背景为欠均匀低回声,部分区域可见无规律式分布的短条状高回声,后方无明显回声增强与衰减,CDFI可探及明显血流信号,且探头局部加压后包块明显变形、移位。结论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声像图表现虽具有一定特征,但术前超声检查易误诊,需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6.
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盆腔内脂肪组织异常增多及盆腔脏器受压为特征的少见良性疾病.1959年En gles首次对该病进行了描述,1968年Fogg将本病命名为盆腔脂肪增多症.本研究收集了我院从1995年到加10年共5例利用超声诊断的并均经CT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脂肪增多症病例,对其超声声像图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探讨利用超声对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盆腔内脂肪组织异常增多及盆腔脏器受压为特征的少见良性疾病。1959年En-gles首次对该病进行了描述,1968年Fogg将本病命名为盆腔脂肪增多症。本研究收集了我院从1995年到2010年共5例利用超声诊断的并均经CT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脂肪增多症病例,对其超声声像图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探讨利用超声对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肺脓肿采用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28例外周肺脓肿患者于全身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行18G PTC介入穿刺针穿刺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冲洗治疗.结果 28例外周肺脓肿患者.穿刺抽吸及置管引流后,患者自觉症状迅速好转,体温在16 ~24 h内降至正常,2周内脓腔消失25例,脓腔明显缩小的3例.于3周后复查脓腔消失.结论 外周肺脓肿患者在全身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同时行脓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可缩短疗程,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超声观察新生儿脊髓圆锥末端正常位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确定正常新生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方法。 方法 选择足月产正常新生儿150名,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终丝的长度和骶圆距离,并以此表示新生儿脊髓圆锥末端的正常位置。 结果 新生儿内终丝的长度为3.62~5.54 cm;骶圆距离为5.92 ~9.72 cm;内终丝长度、骶圆距离与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及内终丝长度与骶圆距离间均有一定相关性。 结论 内终丝的长度和骶圆距离能用以表示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检查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由于脊髓末端不能正常上升而低于正常位置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状,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就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检查进行综述,旨在为其诊断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