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期间所致肺炎与其他肺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284例支气管肺炎中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IgG。结果 患儿支原体阳性率36.27%(103/284),流行期间支原体肺炎其肺外合并症明显大幅升高(53.40%),高于对照组(9.16%)。结论 提示支原体感染可引发大量的肺外多器官损害,且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用检验指标对无明显感染灶儿童急性发热诊断价值.方法 以热程≤7 d,肛门温度≥38℃,年龄≤5岁,且未发现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最终诊断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诊断价值.结果 纳入228例患儿中,严重疾病42例(18.42%),血清CRP和PCT水平均高于非严重疾病组(P<0.01).CRP诊断截点为67.1 mg/L时,诊断严重疾病的灵敏度0.810,特异度0.715;PCT诊断截点0.505 ng/L,灵敏度0.762、特异度0.672;联合两者则特异度0.918,灵敏度0.617.病毒感染组32例,细菌感染组40例,支原体感染组15例,三组间CRP、PCT以及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当CRP诊断截点为38 mg/L,灵敏度0.900、特异度0.813;PCT诊断截点0.450 ng/L,灵敏度0.700、特异度0.812;如果两者联合,则特异度0.965、敏感度0.630.鉴别细菌与支原体感染,当CRP诊断截点为80.75 mg/L时,灵敏度0.700、特异度0.933.结论 CRP、PCT对区别≤5岁且无明显感染灶及病态外貌的急性发热患儿疾病严重度及病原学有一定帮助,且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小儿胆石症既往极为罕见 ,北京儿童医院 2 5年间收治6 6例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中 ,伴发胆石症者仅 1例[1] 。近年来国内相继有报道。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共收治经B超确诊的小儿胆石症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6例。年龄 2 0个月~ 13岁 ,平均 6 .5岁。除 4例入院时已明确胆石症外 ,其余均为住院期间作B超确诊。1.2 临床表现 腹痛 10例 ,哭闹 1例 ,发热 5例 ,呕吐 7例 ,腹泻 3例 ,黄疸 2例。合并胰腺炎 2例 ,贫血 1例。 12例均无蛔虫病史、腹部手术史、慢性肝脏疾病史、长期禁食或长期非肠道营养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整个新生儿期的参考范围和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总结512例新生儿的 Hb、MCV及RDW 728份样本并进行分析。结果 RDW和 Hb、MCV随着新生儿日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期红细胞代谢是一个渐变过程,无增生现象;新生儿和3个月内婴儿髓内造血处于满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患儿 12 7例和正常对照组 3 2例于入院第 2d检测血清心肌酶 ,包括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 )、α -丁酸脱氢酶 (α -ABDH) ,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含量。结果 :6月~ 3岁组血清AST、LDH、α -ABDH、CK -MB活性比~ 6岁组、~ 12岁组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6岁组与~ 12岁组AST、LDH、CK -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果表明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轻症肺炎患儿常伴有心肌细胞损害 ,特别是 3岁以下患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发热危险度评分对指导门诊处理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发热时间、生活状况、每日退热药应用次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建立发热危险度评分表,前瞻性评估并随访体温≥38℃无明显感染灶的3个月~5岁急性发热儿童839例,计算该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839例患儿中发热危险度评分0分者94例,均无严重疾病,皆居家治疗,其中使用口服抗生素24例(25.54%);评分1~3分者474例,诊断严重疾病141例,留观或住院治疗112例(23.63%),其中使用抗生素248例(52.32%);评分≥4分者271例,诊断严重疾病167例,危重症17例,全部住院或留观治疗,其中使用抗生素250例(92.25%)。0~3分组和≥4分组严重疾病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发热危险度评分≥1分对严重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17.70%,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41.34%;评分≥4分对严重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69.10%,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6.27%。结论发热危险度评分可为门诊3个月~5岁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病情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的预防方法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1例,将其随机分成4组:氟替卡松组(45例)、孟鲁斯特组(56例)、酮替芬组(49例)、对照组(51例)。通过前瞻性研究具有反复喘息或哮喘高危因素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第一次喘息后予以氟替卡松吸入、孟鲁司特钠、酮替芬口服13周及随后停药观察1年与对照组比较喘息发作情况、喘息时输液及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结果经过13周干预,氟替卡松组、孟鲁斯特组喘息发作较对照组(P<0.01)及酮替芬组(P<0.05)少,氟替卡松组与孟鲁斯特组、酮替芬组与对照组喘息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替卡松组、孟鲁斯特组、酮替芬组较对照组静脉输液天数及全身激素使用天数少(P<0.01),孟鲁斯特组尤为明显。干预停止后1年内,氟替卡松组、孟鲁斯特组及酮替芬组与对照组喘息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输液天数及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天数较对照组少(P<0.05),而酮替芬组尤为明显。因为药物副作用7例中断用药,仅占3.03%。结论对于毛细支气管炎后有反复喘息或哮喘高危因素的患儿,予以氟替卡松吸入或孟鲁斯特口服13周,可以减少干预期间的喘息发作及干预期、随后1年观察期喘息时的输液及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酮替芬口服13周尽管不能减少干预期间的喘息发作,但能减少干预期及随后1年观察期的喘息时的输液及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  相似文献   
8.
雄激素类药物是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治疗的主要药物.我们应用司坦唑醇和十一酸睾酮续贯治疗儿童慢性再障,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25例,均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应用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治疗的125例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大便异常、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2岁.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伴口角向右歪斜2 h入院.起病前无发热,无外伤;起病后神智清楚,无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无惊厥,无胸闷、气促,二便正常,无感冒发热.生后8个月曾被诊断"心肌病",用地高辛治疗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