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患者男,46岁,工人。因腹胀、消瘦5个月,呕吐3个月,发热3d入院。腹水检查见多量单核细胞,腹水结核菌素(PPD)-IgG( ),拟“结核性腹膜炎”予正规抗结核治疗2个月,效果欠佳。3个月前曾到当地医院诊治,腹部CT发现大量腹水,盆腔多个囊状肿物,考虑腹腔肿瘤(囊腺性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2.
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5-FU纳米微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 方法: 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方法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5-FU免疫纳米微粒(5-FU-Ab-NPs),考察其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放和免疫活性等性能。结果: 5-FU-Ab-NPs仍呈规则球形,粒径约为(202±23)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5-FU-Ab-NPs与5-FU-NPs具有相似缓释特性,免疫学检测和电镜检视显示偶联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保持原活性的80%以上。结论: 5-FU-Ab-NPs保持原5-FU-NPs缓释药物的特点,具有双重活性功能,即免疫导向和缓释药物,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 活动期中度UC患者50例,口服SASP 1 g,每日3次,共6周,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组织学检测黏膜炎症。结果: 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为(31.6±4.3) ng/L,显著高于治疗后的(22.3±5.6) ng/L(P<0.05),治疗前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5.9) ng/L(P<0.01);治疗前IL-4为(4.6±1.8) ng/L,显著低于治疗后的(8.9±2.0) ng/L(P<0.05),治疗前IL-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2.7) ng/L(P<0.01)。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率分别为100.0%和90.0%(P<0.05),隐窝脓肿分别为48.0%和13.3%(P<0.01),黏膜组织学分级分别为(2.49±0.84)级和(1.31±0.75)级(P<0.01)。结论: SASP能明显逆转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Th1和Th2细胞的失衡状态和UC炎症黏膜的隐窝脓肿,减少中性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促进炎症黏膜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5.
综合医院原发性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疾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仅占1%~4%,但确诊小肠疾病却比较困难。我们通过对309例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以期对小肠疾病的症状、病因构成及目前所采用的诊断方法作一探讨,从而提高对小肠疾病的认识,降低其漏诊率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以As2O3、rsTRAIL及两者联用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用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分子表达;RT—PCR方法检测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 mRNA表达。结果As2O3和rsTRAIL在单用或联用时均可以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As2O3或rsTRAIL组(P〈0.01),金正均方法分析提示两药联用有协同抑制细胞生长效应。As2O3和rsTRAIL在单用或联用时均可以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用As2O3或rsTRAIL组(P〈0.01)。As2O3单独或联合rsTRAIL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后,死亡受体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其mRNA表达水平亦相应增加(P〈0.01)。结论As2O3联合rsTRAIL可以协同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并显著增强两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As2O3增加细胞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 mRNA表达、上调细胞表面TRAIL死亡受体从而增加胃癌细胞SGC7901对rsTRAIL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库容量大、多样性好的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单链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至11月31日收集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人外周血(健康成人2名,胃癌3例,肠癌3例,胰腺癌1例,每例各5mL,新生儿2名各2mL)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利用RT-PCR克隆出全套重链可变区基因(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VH)、轻链可变区基因(variable region of light chain,VL);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连接构建VH-VL单链抗体库。并通过连接T-Vector转化E.coli JM109大肠埃希菌,经蓝白筛选,挑取阳性克隆测序以鉴定单链抗体组装。结果试验成功构建了单链抗体核糖体展示模板,其库容达1.1×1013。结论大容量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为筛选多种人源性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6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梭形细胞型35例(67%),上皮样细胞型7例(13%),混合型10例(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94%、CD3479%、SMA48%、desmin44%、S-100蛋白9.6%;良性9例(17%),交界性20例(38%),恶性23例(44%);CD117、CD34在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9.
化脓性骨关节感染最佳的抗生素方案和疗程仍无定论,不过,一般推荐4~6周。现将10年中对经治疗的274例儿童,采用比推荐疗程短的治疗记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端粒酶抑制药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 言因端粒的独特结构、复制方式及功能,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催化机制、表达控制在细胞衰老、永生化和癌变中起重要作用,端粒与端粒酶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医学生物界高度重视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1],人们已发现绝大部分肿瘤细胞都呈端粒酶阳性,提示端粒酶可能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志。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是找到一个肿瘤细胞生长所必须,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成分,因此端粒酶抑制药有可能成为一种广谱、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本文就从端粒、端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