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DR与多层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纳入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100例,同时进行DR与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阅片,以明确诊断是否有骨折,以共同意见为准,并追踪复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机纳入的100例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病例中,检出隐匿性骨折27例,其中DR检出16例(59%),多层螺旋CT检出27例(100%),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以明显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结合BLADE技术的磁共振诊断价值,并与关节镜诊断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54例108个半月板做过结合BLADE技术MRI(A组)及关节镜检查(B组)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MRI半月板信号分为4级:0级表示正常半月板;Ⅰ级及Ⅱ级信号考虑为半月板变性;Ⅲ级信号即半月板撕裂。关节镜表现主要描述为正常半月板、无撕裂半月板及撕裂半月板。结果 54例108个半月板中,MRI诊断真阳性44个,真阴性48个,假阳性7个,假阴性9个,关节镜阳性53个,阴性55个。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87.3%,准确度为85.2%,漏诊率为16.9%,误诊率为12.7%。膝关节常规扫描中结合使用BLADE技术扫描后,图像的伪影消除,半月板内病灶清晰度明显提高。结论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结合BLADE技术的磁共振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提高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为临床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曾万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74-74,77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在表现为孤立结节的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0月送检病理的70例基本确定为孤立结节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0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即X线诊断组和CT诊断组。结果:X线诊断组诊断出28例为孤立结节的肺癌,有效率为80.00%。而CT诊断组诊断出34例为孤立结节的肺癌,有效率为97.14%。结论:CT诊断的有效率远高于X线诊断,故CT扫描优于普通X线胸片。  相似文献   
4.
颌面部骨折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颌面骨骨折的影像学资料32例,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方法:扫描层厚1mm,方法为多平面重组法(MPR)、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术后将二维和三维图像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32例颌面骨骨折,螺旋CT二维、三维图像可以全部显示颧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和鼻骨骨折,但在显示骨折线行程和骨折块移位上三维图像优于二维图像;二维横断位图像全部显示筛骨、蝶骨和腭骨骨折,而三维图像部分不能显示,效果明显不如二维图像。结论:二维图像仍是诊断颌面骨骨折最基本的手段,三维重建图像的优势在于可以显示颌面骨骨折线和骨折片移位的空间解剖关系,在指导手术设计、提高手术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急诊胸腰段脊柱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胸腰段脊柱损伤89例的临床资料,89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结果:CT对脊柱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CT扫描能快速地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及椎管等情况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论:CT对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准确诊断和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s)椎体内分布状态与生物力学性能的关系。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胸12椎体正常(无骨折)、上部、中部、下部OVCFs志愿者各1例,基于志愿者CT、MRI影像资料构建胸12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检测。结果:各个自由度活动下三组不同类型骨折模型骨折椎体应力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胸12椎体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4mL骨水泥后各个自由度活动强化椎体应力值和强化椎体骨折端最大位移值均大于注入2 m L骨水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在OVCFs椎体内分布不同,其生物力学性能也不一致,骨水泥注入2mL时,生物力学性能优于骨水泥注入4m L。  相似文献   
7.
儿童骺软骨骨折X线、MRI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MRI在儿童骺软骨骨折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和治疗的儿童骺软骨骨折82例,年龄范围1~15岁,平均年龄8.5岁,男性52例,女性30例,全部82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16例行MRI检查。所有病例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按Salter-Harris分型进行影像诊断和分型。结果本组82例骺软骨损伤,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10例(12.2%);Ⅱ型48例(58.6%);Ⅲ型12例(14.6%);Ⅳ型11例(13.4%);Ⅴ型1例(1.21%)。结论 X线平片是儿童骺软骨骨折的首选方法,MRI对软骨创伤显示最佳,成为除X线平片外首选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微创PCNL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复杂性肾结石行微创PCNL患者80例分2组:实验组40例,常规术前检查外,加作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检查;对照组40例,术前只进行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5±30)min、(100±30)min,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82.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5%;结论 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能较好显示结石与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的解剖关系,对缩短复杂性肾结石微创手术时间、提高清除率和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7例骨样骨瘤的X线与CT表现,比较X线与CT在诊断骨样骨瘤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大沥医院2000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骨样骨瘤27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24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27例中,X线诊断20例,瘤巢显示率为74%;CT诊断24例,瘤巢显示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5.35%;各病理分型间CT诊断符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可提高诊断率,将误诊、漏诊率减低,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