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评价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或合并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translaminar facet screw,TLFS)治疗老年患者退行性腰椎滑脱中期随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集65岁及以上罹患腰椎退行性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29例,男性11例,女性18例;年龄65~ 81岁,平均(73.1±6.1)岁;其中单节段患者16例,双节段患者1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9.4±9.8个月(24 ~ 54月).单节段患者采用旁正中入路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术,双节段患者在进行单侧双节段椎弓根置钉固定TLIF术后合并对侧TLFS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评价手术前后ODI、VAS及JOA评分;使用X线摄片及三维CT评价节段融合情况及矢状位队列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9.5±32.3 min(单节段86.3±25.5 min,双节段115.8±32.4 min),平均住院为12.9±3.7d(单节段12.8 ±2.0d,双节段13.1±5.1d),平均出血量为210.3±181.0 mL(单节段195.0±192.0 mL,双节段229.2±164.5 mL),并发症发生率为10.3%,24个月时滑脱节段融合率为89.7%.术后ODI、VAS及JOA评分改变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腰椎前凸角及滑脱节段前凸角较术前增加(32.0±13.8)°vs (36.5±11.6)°;(4.9±5.5)°vs(6.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前凸角及其改变与临床各评分及其改变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在此基础上合并使用对侧TLFS术治疗老年双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效果同样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采用前内侧扩大入路治疗AO/OTA分型C2、C3型复杂闭合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内侧扩大入路对23例(25处)胫骨远端复杂闭合性pilon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3例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3.7±9.0)岁;术前AO分型为C2型11处,C3型14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等,分析该入路的安全性、适应症及优缺点。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9.6±23.6)min,术中出血量为(168±64.4)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5±5.4)周。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的AOFAS评分分别为(81.9±18.2)分、(79.9±19.5)分。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内固定物失效患者。结论: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时,采用前内侧扩大入路能够充分显露胫骨远端内外侧柱和关节面,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生物蛋白胶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的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注射骨水泥之前往椎体空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观察及研究生物蛋白胶能否在椎体空腔中形成一层薄膜,并研究其在后凸成形术中能否减少骨水泥渗漏。方法:取L1-L4椎体,将其随机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按照后凸成形术的方法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在实验组中先往空腔内注入生物蛋白胶然后再注入骨水泥;而在对照组中直接往空腔内注入骨水泥。比较两组标本的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在影像学上,实验组的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低,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解剖上,椎体空腔内看见一层薄膜,介于椎体骨质与骨水泥之间,包围在骨水泥的周围。在病理上,可见渗漏骨水泥的周围亦有生物蛋白胶包围和保护。结论:生物蛋白胶能在空腔中形成一层薄膜,能够增加骨水泥遭受的阻力及降低其后续流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减压的经椎间孔的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双侧椎管狭窄患者中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3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双侧椎管狭窄的症状及体征,且均接受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双侧椎管减压。统计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腰椎前凸角(angle of lumbar lordosis,LL)及节段前凸角(angle of segmental lordosis,SL);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及椎体间的融合情况。结果    73例患者中,男性30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57.7±10.1)岁(33~81 岁),平均手术时间(92.0±26.7)min(55~180 min),平均出血量(150.5±130.3)mL(50~300 mL),平均住院天数(12.3±2.7)天(7~20天)。术后随访时间至少5年,平均随访时间(79.4±11.1)个月(60~98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P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LL及SL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所有患者都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结论   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椎管减压TLIF术是对传统TLIF术的改良,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并减少手术费用,是治疗具有双侧症状的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置钉经椎间孔的椎体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09年11月,23例退行性腰椎疾病(包括腰椎退行性滑脱合并腰椎不稳定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单侧置钉TLIF术结合经椎板的关节突螺钉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评价患者术后下肢及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影像学表现、以及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例出现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置钉位置不佳引起神经根刺激症状,行二期手术取钉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术后下肢及腰背部疼痛的VSA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影像学随访未见内固定失败及矫形丢失现象。结论:采用单侧置钉TLIF术,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可以有效地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手术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腰椎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有限元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两节段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行L3、L5两节段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固定后螺钉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人正常 L3、L5 节段的 CT 扫描数据,利用Scan IP等软件建立人正常 L3、L5 三维有限元模型(INT),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3、L5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UPS)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 并于L3 上表面施加 500 N 预载荷,再施加 8 N·m 的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生理活动,观察不同工况下两种模型中椎弓根螺钉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由应力分布图可知,两种模型椎弓根螺钉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椎弓根螺钉根部、钉棒连接处;相比于上下螺钉,中间椎弓根螺钉基本不受应力;下位椎弓根螺钉承受较高应力。在各个工况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最大应力值都高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结论  模拟邻近两节段内固定后正常生理活动时,下位椎弓根螺钉钉棒连接处承受较大应力,易发生断裂,且单侧置椎弓根钉相比于双侧置椎弓根钉,在各个状态下内固定承受更大应力,发生内固定断裂失败等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与遗传风险因素。方法:建立首次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纳入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首次接受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患者入组前均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计划入组后接受等效泼尼松剂量≥30 mg/...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腔镜是一种新近发展的内镜技术,通过骶管裂孔直接进入硬膜外腔,起到观察、诊断和治疗椎管疾病的作用。与传统的诊疗方法相比,硬膜外腔镜诊断明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硬脊膜破损、颅脑神经功能紊乱、视网膜出血及失明等一系列并发症。该文就硬膜外腔镜发展、结构、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传统方法的优缺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估腰椎聚醚醚酮(peek)融合器结合后路固定在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4例患者因寰枢椎不稳于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接受寰枢椎固定及关节突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在手术过程中,用peek腰椎融合器进行关节突关节的撑开。随访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颈椎畸形和融合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至少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平均VAS和JOA评分分别是(8±0.82)分、(13±5.42)分、(1±0.82)分和(16±1.41)分;术后VAS及JOA评分较术前改善,术中及术后无血管、神经及感染相关并发症。术后12个月的三维CT显示,4例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获得骨性融合。结论:腰椎peek融合器治疗寰枢椎脱位不影响手术疗效,且可减少传统关节突关节撑开方法导致的并发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已广泛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血管瘤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骨水泥渗漏、椎体再次骨折及脊髓压迫等并发症。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PKP结合体位复位技术、蛋壳技术、Sky技术及Vessel-X骨材料填充器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新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球囊技术存在的骨水泥渗漏等缺陷。该文就PKP适应证、并发症、操作方法及目前一些新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