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苄丙酮香豆素对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it.K拮抗剂苄丙酮香豆素(商品名华法令)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醇饮水和氯化铵灌胃作成石剂,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成石组(B组)、华法令组(C组)。饲养4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钙含量和草酸钙晶体形成、24h尿钙、尿草酸含量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成石组和华法令组肾组织中钙、镁含量,24h尿草酸及尿钙、镁排泄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镜下观察发现:华法令组大鼠肾脏草酸钙结晶形成多于成石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苄丙酮香豆素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对肾组织bikunin基因和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αI)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ikunin在尿结石形成中的意义。方法诱导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收集结石大鼠、正常大鼠、临床肾结石和非结石患者每组各8例的肾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所有大鼠和人肾组织中bikuninmRNA和IαI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大鼠和非结石患者肾组织均存在bikuninmRNA和IαI蛋白的表达。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后,结石大鼠肾组织IαI蛋白的灰度值和bikunin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98.43±15.17、0.70±0.14;肾结石患者肾组织IαI蛋白的灰度值和bikunin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63.25±17.41、1.27±0.13,分别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Bikunin作为构成IαI的轻链结构,在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后,bikuninmRNA的表达迅速增强,提示机体通过肾脏合成更多的bikunin来抑制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患者精子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患者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肾移植患者应用以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泼尼松)、17例应用环孢素(CsA+硫唑嘌呤+泼尼松)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15例正常男性为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系统分别检测精子活率、运动参数(前向运动百分率、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和精子形态。结果:3组精子活率[(81.7±5.7)%、(79.4±6.8)%、(83.8±6.0)%]、VCL[(24.1±8.6)%、(23.9±4.4)%、(24.8±4.2)%]和VAP[(19.7±6.6)%、(18.6±2.9)%、(21.0±4.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FK506组的精子前向性运动百分率[(46.4±8.1)%]和VSL[(15.4±4.6)%]均显著高于CsA组[(33.3±6.4)%、(10.2±2.4)%],畸形率[(67.8±5.7)%]显著低于CsA组[(80.1±5.6%](P<0.05)。结论:FK506和霉酚酸酯的联合应用,有助于肾移植患者精子运动功能及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y,NWTS)分期: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1例。9例均行肾切除术,其中术前分别辅以化疗1例、放疗1例、肾动脉介入栓塞化疗2例。9例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8例获得随访,随访1-6年,7例生存。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等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3种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SL)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53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URSL联合ESWL(联合组)治疗60例,mini-PCNL治疗65例,RLU治疗28例。结果联合组有5例转开放手术取石,余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5.45±16.39)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64%(13/55),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90.91%(50/55)。mini-PCNL组无中转,平均手术时间(50.38±12.91)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3%(6/65),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100%。RLU组有2例转开放取石,平均手术时间(81.73±17.89)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4/26),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100%(26/26)。mini-PCNL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联合组和RLU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组;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联合组。结论mini-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泽泻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泽泻提取物不同组分对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并确定其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有效部位。方法 :通过喂服泽泻提取物不同组分对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的大白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服用泽泻醋酸乙酯浸膏的醋酸乙酯洗脱液大鼠的血清尿素氮 (BUN) ,肌酐 (Cr) ,肾钙 (Ca2+ )含量 ,24h尿Ca2+ 分泌量 ,肾组织的草酸钙晶体沉积均明显低于成石组 (P<0.05)。结论 :泽泻醋酸乙酯浸膏的醋酸乙酯洗脱液能抑制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大白鼠体内肾草酸钙晶体的形成 ,是泽泻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泽泻有效部位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和肾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探讨泽泻抑制尿结石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现代植化和生物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分离、提取泽泻的有效部位。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泽泻组。以乙二醇和1α-羟基维生素D3ig制备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及尿生化、肾Ca2 水平、24h尿草酸分泌量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OP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g泽泻有效部位(主要以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为主)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Ca2 水平、24h尿Ca2 分泌量、肾组织草酸钙晶体的分布、OP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泽泻有效部位能抑制大鼠肾组织OPN的表达,减少肾组织草酸钙结晶的沉积,从而能有效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重度牙周炎松动牙,通过Biosplint固位纤维牙周夹板固定前后PD、CAL、PIL、BOP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及探讨个别树脂粘合夹板失败病例的原因,总结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松动牙的治疗方法与特点。方法:对我科2012~2013年15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90颗牙),基础治疗后采用Biosplint固位纤维材料加Dyract flow流动树脂固定。分别测量基线0月,固定后3月,6月,12月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并用ANOVA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后PD,CAL,PIL,BOP出现显著性的降低。结论:采用Biosplint固位纤维材料固定松动牙时,辅以口腔医师的专业维护及术后患者良好的个人护理,是松牙固定成功的关键因素。Biosplint固位纤维材料固定松动牙是治疗中重度周炎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曹正国 《健康向导》2014,20(1):32-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下超声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并发急性梗阻性尿毒症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的10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输尿管镜下超声碎石术(组1)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组2)治疗的患者各52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均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组1与组2相比较,组1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感染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输尿管穿孔、撕脱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尿毒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手术方法,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