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效果.方法:50例糖尿病并发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与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54%,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能有效地缓解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曹奕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0):434-434
恶性肿瘤患者经化疗后,常出现外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使化疗难以完成,易并发严重感染.笔者从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采用人参养荣汤为主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42例,并与单用西药利血生片治疗的42例对照,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道宗教授1965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针灸临床40余年,专攻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4.
曹奕  王瑚  华晓君 《安徽医药》2014,18(2):353-354
目的观察胶体预扩容联合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75例,随机分为胶体组、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苯肾组),每组25例,麻醉前30 min给予羟乙基淀粉扩容。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麻黄碱组和苯肾组分别于1 min内微泵输注麻黄碱8mg和去氧肾上腺素100μg。比较三组产妇麻醉前(T1)、扩容后(T2)、麻醉2 min(T3)、切皮(T4)以及手术结束(T5)时MAP、HR,记录各组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脐带血气分析结果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1)MAP变化:三组产妇T2时点上升,T3时点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胶体组降幅最大(P〈0.05),T4~T5时点变化不显著;(2)HR变化:胶体组、苯肾组T1~T5时点较平稳,麻黄碱组T3较T1时点显著升高(P〈0.05);(3)低血压、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胶体组最高(P〈0.05);(4)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麻黄碱组最低,苯肾组最高。乳酸水平麻黄碱组最高,苯肾组最低(P〈0.05)。三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胶体液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可预防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与去氧肾上腺素相比,麻黄碱会引起动脉血pH降低、乳酸值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进一步优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温针灸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入选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温针灸1壮组、温针灸2壮组、温针灸3壮组,每组20例,3组均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同时在阿是穴、相应节段的同侧夹脊穴上加用温针灸治疗,分别采用温针灸1壮、温针灸2壮、温针灸3壮治疗,共3个疗程。各组患者在治疗前、结束后进行VAS评分量表、PSQI评分测定,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灸1壮组总有效率为25%、温针灸2壮组为50%、温针灸3壮组为85%,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2壮组与温针灸1壮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温针灸3壮组疗效显著优于温针灸1壮组(P<0.01),温针灸3壮组与温针灸2壮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温针灸3壮疗效较1壮、2壮相比更显著,温针灸疗效与灸量具有相关性,温针灸3壮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性灸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1(SNHG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培养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MCF-7、BT-549、MDA-MB-231和MDA-MB-46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SNHG1与miR-641表达量。以BT-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A~D组,分别转染si-NC(A组)、si-SNHG1(B组)、si-SNHG1+anti-miR-641-NC(C组)、si-SNHG1+anti-miR-641(D组),采用RT-qPCR检测细胞中SNHG1和miR-641表达量,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量。将BT-549细胞分为E~H组,分别共转染SNHG1-WT与miR-641 mimics(E组)、SNHG1-WT与miR-NC(F组)、SNHG1-M...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十味舒筋活络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处方中主药虎杖、桂枝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味舒筋活络散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9.30~46.5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2%(sR=1.76%)。【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洛托品(protopine,Pro)对正常大鼠学习能力及海马、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每天Pro 0.5mg/kg灌胃,28d后三等分Y迷宫测定大鼠学习成绩,并测定海马及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Pro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ro组大鼠海马及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Pro可提高正常大鼠学习能力,并降低海马及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曹奕 《中国针灸》2002,22(4):6-14
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穴位注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组的远期疗效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0.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and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electroacupuncture (EA) is observed in the treatment of 46 cases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treatment group)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s(prednisone,Vitamin B1 and B12,dibazol)in other 42 facial palsy patients.Acupoints used are Fenchi(GB20),Yifeng(TE17),Taiyang(LR3),Yangbai(GB14),Cuanzhu(BL2),Yingxiang(LI20),Dicang(ST4),Shuigou(GV26),Chengjiang(CV24),Xiaguan(ST7)and jiache(ST6),Following 20-30 sessions of treatment,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therapeutic duration of the former group is shor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