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活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K562-n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K562-n细胞NF-κB、VEGF、MMP9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s2O3在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活化NF-κB,而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增强.地塞米松(DXM)1μmol/L能显著增加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抑制K562-n细胞NF-κB活化,细胞凋亡增加率为43.04%,(P<0.05),NF-κB活化抑制率为31.15%(P<0.05),VEGF、MMP9变化与NF-κB一致.结论:As2O3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使NF-κB活化,VEGF、MMP9表达亦随之增强;DXM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其诱导K562-n细胞凋亡的作用,VEGF、MMP9的表达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性别、年龄、ECOG评分、恶性程度、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β2微球蛋白、疗效及肿瘤进展时间(TTP)等.应用SAS 8.2统计软件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0)、ECOG评分(P=0.032)、临床分期(P=0.033)、最大肿瘤直径(P=0.028)、结外受累部位数(P=0.000)、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41)和疗效(P=0.000)是影响TTP的单个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ECOC评分(P=0.046)、临床分期(P=0.035)、最大肿瘤直径(P=0.021)、结外受累部位数(P=0.007)和疗效(P=0.000)影响TTP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CoG评分、临床分期、最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疗效等许多临床病理因素影响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9岁。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年,本次因“反复发热、干咳2个月”于2004年8月10日收住院。患者于2000年3月发现血象异常WBC37.3×109/L,Hb92g/L,Plt121×109/L,超声检查提示脾大,盆腹腔多发肿大淋巴结;骨髓象示:CLL。予皮下注射α干扰素300万U,1/2d~1/3d,治疗持续4年,其中2001年至2002年辅以中药治疗。病情控制平稳,未再复查骨髓象。2004年5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干咳,抗感染治疗可有好转,但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既往史:2002年患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半年后痊愈。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7…  相似文献   
4.
5.
吉西他滨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西他滨(化学名2'-脱氧2',2'二氟胞苷盐酸盐,dFdC)作为一种新型的脱氧胞苷类似物, 在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治疗中获得明确的疗效,但在恶性血液疾病的应用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在介绍dFdC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基础上,对国外开展dFdC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介绍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石香薷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葛冰  卢向阳  易克  蒋红梅 《中药材》2004,27(4):302-305
本文综述了石香薷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说明了石香薷在医药、食品、畜禽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石香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VTD方案化疗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位年龄62.6岁,最大年龄83岁,接受预先短程三氧化二砷(As203)再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VTD方案)治疗,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其总体有效率及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11例初治的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CR),6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部分缓解(PR)。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最长随访治疗17个月,均保持持续缓解状态。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症状、水肿、乏力和血小板减少,经对症治疗后均能改善,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VTD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尤其老年MM安全、有效,有良好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8.
三氧化二砷诱导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n/VCR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裸鼠高成瘤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细胞系K562-n及其表达mdr-1的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n/VCR诱导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WST法、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等多参数分析。结果 AS2O3对K562-n及K562-n/VCR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AS2O3对K562-n及K562-n/VCR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呈作用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AS2O3对表达mdr—1的CML急变期细胞系K562-n/VCR具有抑制生长及较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随着近20年来抗氧化剂的蓬勃发展,目前已从单纯的合成抗氧化剂和食品抗氧化剂逐渐发展成为天然抗氧化剂与体内自由基清除剂。因此,对抗氧化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各种广泛使用的合成抗氧化剂由于其潜在毒性和致癌作用等逐渐受到人们的排斥,因此从植物中寻找天然、高效、低毒抗氧化剂成为了目前抗氧化剂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  相似文献   
10.
吉西他滨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西他滨(化学名2’脱氧2’,2’二氟胞苷盐酸盐,dFdC)作为一种新型的脱氧胞苷类似物,在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治疗中获得明确的疗效,但在恶性血液疾病的应用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在介绍dFdC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基础上,对国外开展dFdC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介绍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