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循经移疮泄毒"治疗晚期癌肿方法的操作流程,并初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晚期肝癌患者循足厥阴肝经在"膝关"腧穴下行部位实施移疮泄毒,采用ELECSYS电化学分光免疫法对移疮部位的渗出液和同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等进行检测,并与非肝经所对应脏腑晚期癌肿患者的循肝经移疮泄毒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晚期肝癌患者循肝经移疮泄毒的发疱液中检出高于血清浓度的癌胚抗原(CEA)等物质。结论:采用"循经移疮泄毒"法,有助于癌肿毒性物质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2.
针刺不敏感大鼠在诺维本损伤后的针效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不敏感大鼠经诺维本损伤后的针刺镇痛效应变化。方法以针剌“后三里”穴的镇痛痛阈为指标,筛选出针刺不敏感大鼠,对针剌不敏感大鼠行诺维本损伤后再针刺“后三里”,测定针刺前后痛阈。结果针剌不敏感大鼠经诺维本损伤处理后针刺痛阀提高非常明显。结论损伤作用可能能激发大鼠的针刺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循经移疮泄毒法治疗晚期癌肿的作用机理。方法:对晚期肝癌患者,循足厥阴肝经在"膝关"腧穴下行部位,采用自制发泡中药,进行移疮泄毒。并对移疮部位的渗出液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等进行采用ELECSYS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结果:循经移疮部位的渗出液中癌胚抗原(CEA)浓度明显高于血清含量,泄毒效果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循经移疮泄毒法可作为治疗晚期癌肿的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大鼠任脉线上“关元”、督脉线上“后会”针刺痛阈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针刺大鼠“关元”和“后会”腧穴,以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测定其痛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关元”腧穴针刺前(5.73±0.19)后(9.72±0.56)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6.9763,P=0.0009);“后会”腧穴针刺前(5.85±0.14)后(9.31±0.37)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0.6735,P=0.0001);“关元”和“后会”针刺后痛阈比较未见有意义的改变(t=1.5451,P=0.1830)。结论:针刺任脉线上“关元”和针刺督脉线上“后会”对改变大鼠热水甩尾痛阈具有相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味中药拮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临床常用拮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的中药进行单味实验筛选.『方法]建立SD大鼠长春瑞宾外渗损伤模型,设中药拮抗实验组及损伤实验对照组,在损伤周围封闭注射单味中药提取液,并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评分.[结果]金银花、五倍子、丹参等中药拮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作用效果明显;红花、当归大黄等中药拮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作用不明显;血竭对治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有副作用.『结论]不同单味中药拮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作用不同,临床使用时需认真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针刺大鼠后三里与三阴交对热水甩尾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后三里”与“三阴交”对热水甩尾测痛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针刺大鼠胃经线上“后三里”和脾经脉线上“三阴交”腧穴,以热水甩尾测痛方法分别测定其针刺前后的痛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90±0.38)后(9.28±0.32)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三阴交”腧穴在针刺前(5.95±0.42)后(9.27±0.42)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后三里”和“三阴交”针刺前后痛阈差值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t=0.4550,p=0.6682)。结论:针刺胃经线上“后三里”和针刺脾经线上“三阴交”腧穴,对大鼠热水甩尾模型具有相似的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飞鹤  施耀成 《中国药师》2013,16(9):1390-1391
目的:观察α-细辛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α-细辛脑注射液,两组均治疗7 d,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改善时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痰鸣音、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α-细辛脑能够有效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4在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完成。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脂肪酶预处理胃经脂肪条带结构组(A组);脂肪酶预处理“足三里”穴组(B组);脂肪酶预处理胃经脂肪条带旁结构组(C组);生理盐水预处理胃经脂肪条带结构及穴位组(D组),每组6只。在运用脂肪酶、生理盐水预处理各组大鼠前后针刺“足三里”,进行针刺前后痛阈测定。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A,B组在预处理后50min,24h针刺前后的痛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28~2.094,P>0.05);与预处理前24h的针刺后痛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75~5.023,P<0.01)。C组和D组预处理后50min针刺前后的痛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308,t=7.938,P<0.001)。与预处理前24h针刺后痛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369,t=0.476,P>0.05)。②在脂肪酶预处理后48h时针刺前后痛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10.413,P<0.001)。在脂肪酶预处理后6h时未预处理侧针刺前后的痛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661,P<.001),与50min,24h两时段针刺后痛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68,P<0.05)。结论: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的连通与阻断对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依存关系,这种阻断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后三里"后,其针刺侧及未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和脑组织、肾上腺等组织提取物对受体鼠痛阈的影响.方法:针刺大鼠单侧"后三里"穴15min,将针刺侧及未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和脑组织、肾上腺提取物,分别接种于同种异体大鼠,测量受体鼠接种前后痛阈值.结果:接种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提取物后,受体鼠出现类似针刺镇痛效应.接种未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或脑组织、肾上腺提取物后,受体鼠的痛阈未出现有意义的变化.结论:仅同侧大鼠经络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在针刺后能产生镇痛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