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餐引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入路,操作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避开功能性滤过泡,选择角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瞳孔麻痹性散大时,做一个完美的直径约5mm的连续环形撕囊以补偿之;恰当处理虹膜后粘连后,在病理性小瞳孔下完成超声乳化手术;眼压失控者行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术。结果:无后囊破裂,人工晶体全部囊袋内植入,术后1周视力≥0.5者20只眼(64.5%),0.1-0.4者8只眼(25.8%),<0.1者3只眼(9.7%)。随访1-16个月,眼压均在20.55mmHg以下。结论:体外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超声乳化手术因其切口小,并发症少,不破坏功能性滤过泡,不损伤瞳孔,是目前各种手术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方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79-79
2006年10月与2007年3月,我们分别在温馨服务启动前后对120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温馨服务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为提高临床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积累实证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23岁;因头昏、头痛,发现血压高10个月入院。查体:BP24/14kPa,心、肺无异常,左上腹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浆肾素活性卧位:15.64ng/(ml·h),血管紧张素Ⅱ,卧位为124.60pg/ml,均较正常明显增高。肾功能、尿儿茶酚胺、血沉、免疫球蛋白均正常。CT示左肾缩小。腹主动脉造影显示左肾动脉主干起始1cm处动脉狭窄,狭窄段长度1.2cm,最窄处直径仅0.08cm。联合应用开搏通50mg/次,硝苯吡啶10mg/次,心得安10mg/次…  相似文献   
4.
浅谈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丽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7):703-703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过程人们对生育、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 ,妇产科护理模式势必随现代护理学发展趋势作出相应调整 ,护士的工作场所逐渐由医院扩大到家庭、社区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 ,代表了妇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正逐步与世界产科护理接轨。我院自2 0 0 1年以来 ,对分娩的产妇实施“温馨待产”、“无痛分娩”、“母婴同室”、“家庭访视”多种形式院内、院外家庭式护理 ,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体会是 :1 实施中要注重安全性无论任何一种形式的产科护理 ,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温馨待产”、“无痛分娩”等只为…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去甲乌药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去甲乌药碱原料药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lltech公司Apollo Phenyl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0.05mo1·mL-1磷酸盐缓冲液(pH 3.0)-乙腈(90:1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84nm.结果:去甲乌药碱在0.01~0.5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5ng,日内RSD为0.99%,日间RSD为0.36%,相关杂质与去甲乌药碱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作去甲乌药碱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临床易漏诊的POEMS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锋  骆肖群  方丽 《上海医药》2004,25(4):165-166
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多发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为突出表现,常有多系统损害及浆细胞瘤相关的临床征候群。由于其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而常缺乏典型的皮肤改变,病例罕见,许多临床医生对该病不甚了解,因此易漏诊。1956年Crow等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中报道1例骨髓瘤伴周围神经炎后,1968年首先由日本学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钙化型肺结核瘤的动态CT增强特点。方法:对24例非钙化型结核瘤进行动态CT增强,观察其增强后的CT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特点。结果:24例非钙化型结核瘤中,20例增强后最大CT净增值均小于15 HU,平均(8.47±6.41)HU,时间-密度曲线为平坦型;4例结核瘤增强后最大CT净增值均明显大于15 HU,平均(60.16±17.26)HU,时间-密度曲线为上升型。所有结核瘤增强后无强化7例,边缘薄线型强化7例,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4例。结论:(1)不活跃型结核瘤增强后最大净增CT值<15 HU,主要表现为无、轻度或边缘薄线型强化;(2)活跃型结核瘤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需注意与恶性结节区分。  相似文献   
8.
医院药学服务实践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检索北京三甲医院药剂科近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了解医院药学发展情况.为了临床药学更长远的发展,探讨一种新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综述天麻钩藤颗粒的组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阐述,发现天麻钩藤颗粒临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眩晕、头痛、失眠、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天麻钩藤颗粒源自我国近代巴蜀中医药名家胡光慈先生编著的《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中的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和嗜铬颗粒素A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CC 85例.结果组织蛋白酶D在正常肝细胞有弱表达,但在HCC组织,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显著增强,而且癌细胞荧光染色强度存在区域性差别,通常临床恶性程度越高、肿瘤分化越差,荧光染色较强的癌细胞越多. HCC的组织学分级越高,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越多. 85例HCC中有71例癌细胞呈组织蛋白酶D强阳性,阳性率83.5%. 在组织学分级为3~4级的28例中,组织蛋白酶D阳性的占26例(阳性率92.9%);组织学分级为2级的53例中,有46例阳性(阳性率86.8%);而组织学分级为1级的4例中,仅有1例阳性(阳性率25.0%). 组织蛋白酶D阳性细胞的分布,在组织学分级不同的HCC中有明显差别(P<0.01). 我们还发现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有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1.2岁±2.8岁(32岁~68岁),无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1.2岁±4.5岁(28岁~71岁)(P>0.05). 组织学分级为1级的HCC CgA阳性率为75.0%(3/4),2级的阳性率71.7%(38/53),3~4级的阳性率为71.4%(20/28).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CgA阳性细胞的分布,在组织学分级不同的HCC没有明显差别(P>0.05). 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在大部分癌组织中,二者同时表达. 结果提示HCC的癌细胞对组织蛋白酶D的加工出现障碍,因此组织蛋白酶D在细胞中积聚. 由于组织蛋白酶D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和自分泌性丝裂原活性,因此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增加可能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有一定作用. 这些发现表明组织蛋白酶D对HCC有预后诊断价值.结论组织蛋白酶D和CgA在绝大部分HCC都可同时表达. 也提示肝癌细胞中组织蛋白酶D可能与CgA的加工有关. 因为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组织蛋白酶D在HCC表达显然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