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认知与用药现状,制订规范、安全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于2013年6月对医院应用左氧氟沙星科室的200多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8份(97.39%)。护士对左氧氟沙星的认识程度不高,亟待学习提高;临床输注左氧氟沙星操作不规范,需要建立用药标准化流程。结论应针对现状进行培训,建立左氧氟沙星用药标准化流程;应用品管圈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确保安全输注。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固定静脉输液针的材料也经过多次革新,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胶贴已被临床应用多年.  相似文献   
3.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又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是2岁以内患儿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但患儿因害怕而躁动不安,不易固定头部,给穿刺带来很大困难。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减少药液外渗,减少护患纠纷;结合临床实际,我科经过反复实验研究,自制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肢体约束被(以下简称约束被),并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过程中。2006年11月至今,应用于临床头皮静脉输液3160例,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选用布料厚实、透气性好的粉红色棉布1块,裁剪缝制成长1…  相似文献   
4.
门诊输液室药物反应观察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日益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后更增加了医疗责任风险,医务人员将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和难以举证所带来的赔偿[1]。我院门诊输液室是集小儿和成人注射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平均日接诊患者约330人次,药物反应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知情同意书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门诊注射室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患者,签署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知情同意书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知情同意书后无纠纷、投诉发生。结论在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中应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知情同意书,维护了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效降低了脱敏注射的风险,防范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蜂窝织炎是好发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多由化脓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1],若不及时治疗护理可导致败血症[2],甚至引起死亡[3]。发生于会阴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多为G+球菌、G-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治疗护理不及时或效果不佳可致败血症,或发展为会阴部脓肿,须行切排引流,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因此,该疾病的早期正确治疗护理尤为重要。临床报道多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报道很少,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会阴部急性蜂窝织炎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放教学模式在门诊注射室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门诊注射室实习4周的113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名)采用开放教学法,对照组(56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出科时理论考核成绩(87.53±3.41)分、操作考核成绩(82.36±4.15)分,对照组分别为(83.24±5.33)分、(76.51±5.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教学方法 、完成教学目标、激发了学习主动性等六个方面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对于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发生变态反应,发生率为5%~30%,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发生休克,致死率1/10万[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